莲花法界走舆台,两扇香风为我开。
藜藿皮毛消不尽,若为回向我如来。
【注释】
次韵椿长老惠莲花扇:用诗来回赠椿长老。椿长老,即张长公,字子野,成都人。宋徽宗时为太常少卿,曾作《大悲阁》诗云:“法雨洒天花,香风生座右。”后苏轼在《和长公大悲阁颂诗二首》中也提到此事。
莲花法界走舆台(舆台:古代帝王所乘的车)。莲花,佛教中代表清净、解脱的象征,这里借指清凉的境界。
两扇香风为我开:指椿长老送的这把扇子。扇子,又称纨扇,是夏天常用的一种扇子,用竹木或羽毛等制成。
藜藿皮毛消不尽:藜藿皮毛,即草本植物,用来比喻人的粗鄙之物。
回向我如来:向如来,即佛祖,这里指椿长老。
【译文】
在莲花法界中行走,我乘坐着车马。
你送来两把香风拂面的扇子,为我打开清凉境界。
草本植物的粗糙之物都消除不了,你为何要回到佛那里。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清凉世界的感受。“莲花法界走舆台”,是说诗人在清凉世界里,如同在莲花法界中行走。“莲花法界”指佛教中清净、庄严的境界,也就是清凉世界;“走舆台”则是指乘坐车辆在车上行走。这两句通过对比,写出了诗人在清凉世界中的感受。第二联写诗人得到这把扇子的喜悦之情。“两扇香风为我开”,是说这把扇子散发着香气,就像打开了通向清凉世界的门。“香风为我开”,不仅表明了扇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而且传达出诗人得到这把扇子后的欣喜之情。第三联写诗人对这把扇子的珍视。“藜藿皮毛消不尽,若为回向我如来”,意思是说草本植物的粗糙之物都无法消除,更何况是这把扇子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视这把扇子的情感。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椿长老的回答。“回向我如来”,是说既然已经得到了这把扇子,就不应该再回到佛那里去了。这是诗人对椿长老的回应。整首诗通过对清凉世界的描述、对扇子的珍惜以及对佛祖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世界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