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景赴壑蛇,浮生迁穴蚁。
世变兹已极,扰扰欲何事。
淡饮养丹田,守口为福地。
常时不出户,一年两游寺。
清霜又芳菊,与头花前醉。
里人重斯集,仿佛乡饮意。
叙坐既有伦,交勉言亦至。
老成示典刑,少壮修容止。
智者勿笼愚,勿以利伤义。
实行培本根,馀力及文字。
宙宇自颠冥,存古强吾里。
扶持复扶持,相与无彼此。
酒云酒云乎,渊乎有馀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月初十丹山聚会时写的,共八首,这是其中第一首。“九月十日乡人醵饮丹山分韵得地字”,此诗的起句就点明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九月十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等习俗。“丹山”当指诗人所在的地区或所居之地。“地字”,可能是“地支”的意思,也可能是地名。
流景赴壑蛇,浮生迁穴蚁。
世变兹已极,扰扰欲何事。
注释:流景赴壑,如同蛇般奔流;浮生迁穴,如同蚂蚁般迁徙。世界变化到了极点,令人心烦意乱,不知该做什么好。
译文:世间景象如流水般奔向深壑,生命像蚂蚁般迁移居住。世界的变化已经达到了极点,让人心烦意乱,不知该做什么好。
赏析:首联描写了世间景象如流水般奔向深壑,生命像蚂蚁般迁移居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迷茫。这种感慨和无奈,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淡饮养丹田,守口为福地。
常时不出户,一年两游寺。
注释:清淡的酒能滋养身体,守护口舌就像拥有福地。平时不外出,一年两次到寺庙里游玩。
译文:淡雅的酒能够滋养身体,守护自己的口舌就像拥有福地一样。平时不外出,一年两次到寺庙里游玩。
赏析: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喜欢淡雅的酒,享受着酒带来的愉悦;同时,他也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口舌,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获得幸福的关键。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清霜又芳菊,与头花前醉。
注释:清冷的霜降又带来了芬芳的菊花,我沉醉在花香之中。
译文:清冷的霜降又带来了芬芳的菊花,我沉醉在花香之中。
赏析:颈联描绘了秋日里的景象,清冷的霜降带来了芬芳的菊花,诗人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这种沉醉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这种享受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里人重斯集,仿佛乡饮意。
叙坐既有伦,交勉言亦至。
注释:村里的人都很重视这次聚会,仿佛回到了家乡的饮酒之乐中。大家互相交谈,谈论的都是关于品德修养的话题。
译文:村里的人都很重视这次聚会,仿佛回到了家乡的饮酒之乐中。大家互相交谈,谈论的都是关于品德修养的话题。
赏析:尾联进一步描绘了这次聚会的氛围和内容。这次聚会不仅仅是一种社交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交流和文化传承。大家在互相交谈的过程中,不仅谈论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还探讨了许多关于品德修养的话题。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更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老成示典刑,少壮修容止。
智者勿笼愚,勿以利伤义。
实行培本根,馀力及文字。
宙宇自颠冥,存古强吾里。
扶持复扶持,相与无彼此。
酒云酒云乎,渊乎有馀味。
注释:年老的人展示了典范的行为标准,年轻人则要修身立行。智者不要束缚愚昧无知的人,也不要为了利益伤害义理。努力培养根本,余力可以用于文学创作。宇宙从混沌中诞生,保存古代文化就能增强我们的乡土气息。相互支持帮助,没有谁比谁更重要。酒云啊,酒云啊,它深邃而富有余味。
译文:年长的人展示了典范的行为标准,年轻人则要修身立行。智者不要束缚愚昧无知的人,也不要为了利益伤害义理。努力培养根本,余力可以用于文学创作。宇宙从混沌中诞生,保存古代文化就能增强我们的乡土气息。相互支持帮助,没有谁比谁更重要。酒云啊,酒云啊,它深邃而富有余味。
赏析:最后四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他认为,无论年纪大小、身份高低,都应该尊重和学习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同时,他也强调了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相互支持和帮助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这种思想和情感,既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的深深关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