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
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
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
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
或以烹自售,变诈如鞅斯。
或以舌交战,纵横如秦仪。
亦或事旷达,蜕形慕安期。
不则逃空虚,灰心从阇梨。
不曰古圣贤,自有天根基。
为己非为人,积学如积赀。
弗废一日葺,庶几百志熙。
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
试观训符读,道义不以规。
贵贱何足云,而乃徒费辞。
进学以为解,诗易分葩奇。
安贫以知命,妻儿任寒饥。
既而及行艺,顾欲中有司。
未忘功名径,□□荆棘茨。
堂堂山斗望,为论如彼卑。
吾师吾孔子,曾子而子思。
以至孟轲氏,四书炳蓍龟。
君家两英嗣,珠璧光和隋。
元方知自力,阃奥次第窥。
既以习语话,行有向学时。
光阴电一抹,圣狂几甚危。
百行孝为本,气下色愉怡。

【解析】

  1. 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
    “苍苍”意为广阔、无边。“乌兔”指月亮。“争”是竞逐。“飞驰”是疾驰。
    译文:广袤的天空没有边际,月亮和太阳争相在天空中飞翔疾驰。
    赏析:开篇即写天宇的辽阔,用“苍苍”来形容,以“乌兔”来比喻月影,形象地表现出了宇宙之浩渺。作者在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天体运动与日月争辉相联系,既写出了天体的运行,又表达了自己对天地自然的赞美之情。
  2. 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
    “和”和“羲”均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名。此处指太阳和月亮。
    译文:今天是什么日子?谁在叩问和羲?
    赏析:此句承接上句的“苍苍本无为”,进一步描写日月交辉,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3. 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
    “举目”即抬头远望。“黍离离”是黍苗摇曳的景象。
    译文:抬头看去,万千景物汇聚,秋风中黍苗轻轻摇曳。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季景象图,通过黍苗摇曳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感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4. 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
    “梦”指梦幻。
    译文:人的生命能有几天呢,就像梦中蜘蛛织成的细丝,随风飘散。
    赏析:此句以“人生能几何”作比,表达了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叹。
  5. 或以烹自售,变诈如鞅斯。
    “烹”意为烹饪。“鞅斯”指古代的一种刑具。
    译文:有人通过烹饪美食而自食其力,欺诈的手段如同古代的枷锁。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社会现实,讽刺了一些人的投机取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行为的看法与批评。
  6. 或以舌交战,纵横如秦仪。
    “舌战”即辩论。“秦仪”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主张。
    译文:有时人们通过舌战群雄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辩论时犹如秦国的纵横家。
    赏析:“舌战”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在辩论时的激烈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辩论的肯定与欣赏。
  7. 亦或事旷达,蜕形慕安期。
    “蜕”意为蜕皮,引申为变化。“安期”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名号。
    译文:有些人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摆脱世俗纷扰,向往安期的神仙生活。
    赏析:此句通过“亦或事旷达”的表述,表明了作者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独立的思想。
  8. 不则逃空虚,灰心从阇梨。
    “阇梨”,即梵语“沙门”(samana),意为和尚、出家人。
    译文:如果无法逃离世俗的困扰,就只能从佛教中寻找心灵寄托。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妥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宗教寻求精神寄托的认同与依赖。
  9. 不曰古圣贤,自有天根基。
    “古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者。
    译文:不是所有古人都有高尚品质,但每个人都有天赋的根基。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应简单地以道德品质来评判一个人。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挑战。
  10. 为己非为人,积学如积赀。
    “积学”意为积累学问。
    译文:做学问不是为了别人,就像积累财富一样。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学者应该注重个人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名利。同时,也提醒读者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11. 弗废一日葺,庶几百志熙。
    “葺”意为修补。
    译文:不要浪费时间去修整房屋,希望未来能有所成就。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的心情,同时也传达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12. 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
    “有识”指有见识的人。
    译文:时代久远后,教育方法已经散失,只有像韩愈那样有见识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赏析:“退之”即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文和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要求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使文章成为表情达意的工具。韩愈的学说被称为“昌黎先生之学”。韩愈倡导儒学,反对佛老;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俚俗文风;提倡儒家思想,反对佛、道思想。这些主张都体现了韩愈的崇高理想和远见卓识,因此被后人赞誉为“有识”。
  13. 试观训符读,道义不以规。
    “训符”指《易经》中的八卦符号。
    译文:试着观察《易经》中的八卦符号,它所体现的道理并不需要遵循固定的规则。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易经》中八卦符号的独特见解,认为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道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4. 贵贱何足云,而乃徒费辞。
    “贵贱”指地位高低。
    译文:尊贵与卑微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反而白白浪费口舌。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地位高低的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地位高低,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品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盲目攀比,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
  15. 进学以为解,诗易分葩奇。
    “进学”指学习进步。
    译文:学习是为了理解事物的本质,而诗词和易经则是诗歌和哲学中独特的艺术形式。
    赏析:此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理解和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同时,也指出了诗词和易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意义。
  16. 安贫以知命,妻儿任寒饥。
    “安贫”指安于贫困。
    译文:我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妻子和孩子都能承受贫穷的困苦。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困生活的坦然接受和乐观态度,认为安贫乐道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家庭的关爱与责任担当,愿意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努力和牺牲。
  17. 既而及行艺,顾欲中有司。
    “行艺”指实践技艺。
    译文:随后我开始从事技艺的实践工作,却总是希望能得到上司的认可和支持。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从事技艺实践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于职业发展的期望与追求。他希望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抱负。
  18. 未忘功名径,□□荆棘茨。
    “□”为省略词,表示代词。
    译文:未曾忘记追求功名的道路,但荆棘遍布、布满了坎坷。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对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成功之路的艰辛与不易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19. 堂堂山斗望,为论如彼卑。
    “山斗”为封建时代用以比喻官高位重的词语。
    译文: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众生,我的议论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与平凡无奇。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地位和影响力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评价,认为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但在众人面前却依然显得微不足道。这既体现了作者谦逊低调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对自身价值的清醒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20. 吾师吾孔子,曾子而子思。
    译文:我的老师是孔子,曾子的弟子也是孔子的弟子。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尊崇之情,认为孔子是自己的楷模和榜样。同时,也引用了孔门弟子的故事,强调了自己的儒家思想和学术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