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苻坚百万卷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诗句解读
1. 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 司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此处指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 云阙:指皇宫,这里指洛阳城,象征权力中心。
- 岧峣:形容高峻、壮观的样子。
- 洛下:洛阳的别称,古代重要城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 赏析:这句表达了洛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该地在司马领导下的地位和繁荣。
2.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 夕阳亭上:夕阳下的地方,常用于诗人抒发情感或表达某种哲理。
- 已卖国:暗示国家已经失去控制或处于危险之中。
- 赏析:通过“夕阳亭上”这一意象,作者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同时暗示了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力感。
3.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 铜驼:古代一种装饰性的动物形状的铜制品,这里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不振。
- 荆榛:指荒芜的草木,象征混乱和破坏。
- 华林:指茂密的树林,常用来比喻生机勃勃的景象。
- 赏析:这句反映了社会动荡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描绘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场景。
4.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 连墙:形容数量很多,这里可能指的是被围困的士兵或亡国之人的遗骸。
- 枯骨:死亡的人的骨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恐惧。
- 啾啾:形容声音细小或断断续续,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哀鸣和悲叹。
- 赏析:通过对枯骨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和动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5.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 中原:指中原地区,历史上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古时以江南为江东。
- 赏析:这句话表明虽然国家处于困境,但统治者仍试图维持现状,不必太过关注外部威胁或内部问题。
6. 苻坚百万卷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 苻坚:历史上的一位前秦皇帝,曾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东晋军队。
- 百万卷:形容兵力众多,这里指苻坚的军队。
- 赏析:通过提及历史人物苻坚的事迹,作者表达了尽管面临困难,但仍有力量可以战胜挑战的信念。
7.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 嗟今:感叹现在的境况。
- 玉辇:古代帝王的车驾,这里指代帝王。
- 蒙尘:灰尘覆盖的意思,形容地位低下或被遗忘。
- 赏析:通过“玉辇终蒙尘”这一表述,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和对历史的反思。
8.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 西晋:历史上的一个短暂而繁荣的朝代,后来被匈奴人灭亡。
- 觖望:不满意或失望的意思。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