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游大涤山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注释:

  1. 游大涤山:游览大涤山。
  2. 洞天三十六:三十六洞天是指道教三十六个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大涤山有很多隐秘的小洞天。
  3. 奇邃此无俦:这里形容大涤山的景色奇特而深邃。此无俦指的是大涤山的这种景色在三十六洞天中无与伦比。
  4. 笙鹤有时下:笙鹤是古代乐器笙和鹤的合称,有时下指的是笙鹤偶尔会飞下来在山下嬉戏。
  5. 神仙何处游:神仙在哪里可以游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与仙境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于神仙是否真的存在的一种怀疑。
  6.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岩上的花朵自然地映照在水面上,山谷里的鸟也不会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岩”指的是山石,“谷”指的是山谷,“秋”指的是季节。
  7.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整天都在松树的阴影下休息,静静地听着寒冷的溪水流淌的声音。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幽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大涤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展现了大涤山众多的隐秘小洞天,这些洞天都是独特的、令人惊叹的。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来引出对于仙境的思考,表达了对仙人是否存在的疑问。第三句“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岩上的花朵映照在水面上,山谷里的鸟儿也不会因秋的到来而感到悲伤。最后一句“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则描绘了诗人在松树的阴影下休息,静静地听着寒冷的溪水流淌的声音,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