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中厚长夜曼,果闻胡虏胆先寒。
乾坤正赖英豪整,肯赋诗人行路难。

【注释】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此诗为作者在赴任途中作。

未分中厚长夜曼,果闻胡虏胆先寒:意谓当国政混乱、天下苍生受苦的时候,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就会像长夜一般难以入睡。

乾坤正赖英豪整,肯赋诗人行路难:意思是说,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在寄托在那些杰出的英雄豪杰身上,而诗人也不应该只是空发愁苦之声,慨叹自己的遭遇。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绍定四年(1233),时作者刚到福州任通判。当时正值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苟且偷安的局面,外则金兵虎视眈眈,内则奸佞当权,百姓疾苦。作者以慷慨悲壮之情,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期望,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未分中厚长夜曼”,首句是全诗的总提。“中厚”,指中原大地;“曼”,指漫长。“未分”二字,说明作者此时还不知中原何时能收复,但已感到时局危急。“长夜曼”三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暗示着国难当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果闻胡虏胆先寒”,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这一句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将敌人的心理活动反过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蔑视和对他们的担忧。

“乾坤正赖英豪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期待和信任。他认为,只有那些杰出的英雄豪杰才能够扭转乾坤,挽救国家的命运。这里的“英豪”,不仅指那些有才干、有胆略的人,还包括那些敢于为国为民献身的英雄豪杰。

“肯赋诗人行路难”,这一句是作者对自己的期许和自己的决心。他希望诗人不要只沉浸在个人的愁苦之中,而是要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这里的“诗人”,既指那些擅长文学的文人墨客,也包括那些具有实际行动能力和勇气的普通百姓;而“行路难”则是指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但情感充沛、意境深远。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期待,也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