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寻春不见春,杖藜踏破几山云。
归来试把梅花看,春在梅稍已十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以及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并注意要与注释相结合。
“尽日寻春不见春,杖藜踏破几山云”,第一句写诗人为了找春而走遍山山岭岭,却始终未发现春色所在;第二句写诗人在翻过一座座连绵的青山之后,终于在山顶上找到了春天。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为寻找春天的踪迹而历尽艰辛,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情。
“归来试把梅花看,春在梅梢已十分”,最后一句写了诗人回到家乡,看见梅花开得正盛,便欣然折下一枝来看。“春”字用得很妙,既指梅花开放,又指春天来临。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
【答案】
示例:
寻春
尽日寻春不见春,杖藜踏破几山云。
归来试把梅花看,春在梅稍已十分。
译文:
我整天在山里寻找春天,却没找到春天的影子,只好拄着拐杖走破了几座山的云雾。回来一看,原来春天早已在枝头绽开了笑颜。
赏析:
全诗通过写诗人寻春、见春、爱春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