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历登三祀,觚坛类两仪。
居歆修大报,肇祀述前规。
景迓初阳吉,斋严一月期。
采章循节俭,缊豫屏纷离。
辂象停方贡,兵骖却道驰。
殊庭崇祝告,太室款灵娭。
黄道晴曦丽,青郊湛露滋。
龙常腾旎旖,蜺羽胜葳蕤。
列戟森宾卫,严更警禁帷。
苍圆尊上帝,黄粹见方祇。
馥郁阳宫燎,芬芳帝籍粢。
非烟浮羽籥,叶气冒尊彝。
济济锵圆玉,峨峨会采𤪌。
云裙纷下逮,月璧粲昭垂。
合奏谐纯绎,登歌美缉熙。
贰觞勤俟献,虚次迄亲祠。
翊翊灵施佑,禳禳嘏致祠。
招摇回左翿,阊阖敞南离。
侍仗朝绅拥,升楼禁跸随。
胪欢皆岳抃,驿赦霈皇慈。
都号登瑶册,追思遗宝龟。
燕谋端有自,鸿祉浩无私。
肃穆东朝贺,登闳宣室釐。
庆绵千岁统,欢奉万年卮。
盛事辉三古,庞恩被八维。
至诚深可卜,满假务深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郊祀庆成诗》,主要描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一、首联:“宝历登三祀,觚坛类两仪。”

  • 注释: “宝历”指唐朝皇帝李忱的年号,“登”表示到达或完成的意思。这里的“三祀”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而“觚坛”则是一个古老的祭坛形状像方形。
  • 赏析: 开篇点明了祭祀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即在宝历年间,在一个类似于方形的觚坛上举行。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庄重肃穆的基调。

二、颔联:“居歆修大报,肇祀述前规。”

  • 注释: “居歆”意为心存感激之情,“修大报”指的是准备报答神灵的大恩,“肇祀”意味着开始进行祭祀。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对神祇的感恩和准备报答其大恩的决心。这是祭祀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表达敬意和感谢的一种方式。

三、颈联:“景迓初阳吉,斋严一月期。”

  • 注释: “景迓”意为迎接光明,象征着希望和好运的到来,“斋严”则是指严肃的准备工作。
  • 赏析: 描述了祭祀当天清晨的阳光预示着吉祥,人们为此进行了一个月的准备工作。这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四、尾联:“龙常腾旎旖,蜺羽胜葳蕤。”

  • 注释: “龙”、“旎旖”和“霓羽”都是形容云彩的美丽词汇,分别指龙形的云彩、优美的云彩以及绚丽多彩的云霞。
  • 赏析: 这两句赞美了天空中云彩的美丽,暗示了祭祀活动的盛大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五、尾联:“黄道晴曦丽,青郊湛露滋。”

  • 注释: “黄道”指的是太阳运行的路径,“晴曦”指晴朗的阳光,“青郊”是指郊外的地方,“湛露”指深润的露水。
  • 赏析: 描述了祭祀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大地,郊外的露水滋润万物。这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象,增添了祭祀活动的祥和之气。

六、尾联:“龙常腾旎旖,蜺羽胜葳蕤。”

  • 注释: “龙”、“旎旖”和“霓羽”都是形容云彩的美丽词汇,分别指龙形的云彩、优美的云彩以及绚丽多彩的云霞。
  • 赏析: 这两句继续赞美了天空中云彩的美丽,暗示了祭祀活动的盛大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尾联:“黄道晴曦丽,青郊湛露滋。”

  • 注释: “黄道”指的是太阳运行的路径,“晴曦”指晴朗的阳光,“青郊”是指郊外的地方,“湛露”指深润的露水。
  • 赏析: 描述了祭祀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大地,郊外的露水滋润万物。这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象,增添了祭祀活动的祥和之气。

尾联:“济济锵圆玉,峨峨会采𤪌。”

  • 注释: “济济”意为众多而有序的样子,“锵圆玉”形容玉石碰撞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峨峨会采𤪌”则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人们。
  • 赏析: 这两句描述了参加祭祀的人群众多且有序,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祭祀活动,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尊敬。

七、尾联:“云裙纷下逮,月璧粲昭垂。”

  • 注释: “云裙”指的是云彩形成的裙子形状,“纷下逮”意味着纷纷降落下来,“月璧”指月光照耀下的月亮,“粲昭垂”则是指月光明亮地照耀着。
  •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降临时云彩飘落的场景,月光照亮了大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也象征着祭祀活动的结束和圆满。

八、尾联:“合奏谐纯绎,登歌美缉熙。”

  • 注释: “合奏”指各种乐器一起演奏,“谐纯绎”意为和谐而流畅,“登歌”指歌唱,“美缉熙”则是指美好而明亮。
  • 赏析: 描述了祭祀活动结束后,人们合唱并演唱,音乐和谐流畅,歌声美好而明亮。这不仅是对祭祀活动的一种总结,也寓意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贰觞勤俟献,虚次迄亲祠。”

  • 注释: “贰觞”指两次饮酒,“勤俟献”意为勤奋地等待献酒,“虚次”意味着谦虚地等待,“迄亲祠”则是指直到亲自祭祀完毕。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之情,他们勤奋地等待献上祭品,并以谦虚的态度参与祭祀活动。这种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宗教情怀。

尾联:“翊翊灵施佑,禳禳嘏致祠。”

  • 注释: “翊翊”意为恭敬的样子,“灵施佑”指的是神灵保佑,“禳禳”意为祈求平安,“嘏”是祝福的意思,“致祠”指进行祭祀。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感激之情,他们通过祈求平安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谢。这种信仰活动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

尾联:“招摇回左翿,阊阖敞南离。”

  • 注释: “招摇”指的是星名,“左翿”指的是东方星座,“阊阖”是天门的象征,“南离”指的是南方的星星。
  • 赏析: 这几句描绘了夜空中的星象变化,象征着祭祀活动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同时,这也是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体现了古代人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关注和敬畏。

尾联:“侍仗朝绅拥,升楼禁跸随。”

  • 注释: “侍仗”指的是侍卫人员,“朝绅拥”表示朝廷官员们簇拥着,“升楼”指的是登上高楼,“禁跸”是皇帝出行时禁止通行的标志,此处代指皇帝出行。
  • 赏析: 这两句描述了祭祀结束后的情景,皇帝和朝廷官员们簇拥着登上高楼,跟随皇帝出行。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观念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尾联:“胪欢皆岳抃,驿赦霈皇慈。”

  • 注释: “胪欢”指的是宴会上的欢笑声,“岳抃”指的是山岳般的欢呼,“驿赦”指的是驿站传递下来的赦令,“霈”是恩泽广泛的意思。
  • 赏析: 这两句描述了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和皇帝恩泽广被的景象。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尾联:“都号登瑶册,追思遗宝龟。”

  • 注释: “都号”指的是总称,“登瑶册”是指登上华丽的书册,“遗宝龟”指的是遗留下来的宝龟。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典籍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古人认为古籍是智慧的结晶,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这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文化的传承的重视。

尾联:“燕谋端有自,鸿祉浩无私。”

  • 注释: “燕谋”指的是燕子筑巢的计划或想法,“端有自”表示有自己的想法或计划,“鸿祉”指的是大福运,“浩无私”表示非常广大而不私。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即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大福运,而且这种福运是广大而不私的。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尾联:“肃穆东朝贺,登闳宣室厘。”

  • 注释: “肃穆”指的是严肃庄重,“东朝”指的是东方的宫殿,“登闳”指的是登高远望,“宣室厘”指的是宣明道理。
  • 赏析: 这两句话描述了皇帝在东方宫殿上登高远望,宣明治国的道理。这体现了古代皇帝治理国家的决心和智慧。

以上是《郊祀庆成诗》的逐句翻译、注释及赏析。这首诗以宫廷祭祀为主题,通过对天地神明的颂扬、对神灵的虔诚祈求以及对祭祀仪式的描述,展示了古代中国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