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亭当险绝,疑有百神扶。
江静群鸥集,天空一鹗孤。
落英红锦碎,狂絮白毡铺。
试问江南信,归帆至自吴。
注释
又和英伯四首:这是作者与朋友英伯的唱和之作,英伯名伯英,是作者的一位知交。开亭当险绝:指诗人登上亭子,放眼远眺,只见群山高峻险阻,令人生畏。疑有百神扶:疑是众多神仙在帮助支撑着这座亭子。百神,指众多的山神、土地等神灵;扶,扶持。百神扶,形容群山高峻险阻之状。
江静群鸥集:指江河平静之时,成群的鸥鸟聚集在一起。江静,指江河水流缓慢,水面平静。群鸥,指众多的鸥鸟。这里以群鸥喻游人。苏轼诗“白鸥问我泊孤舟”,即此意。
天空一鹗孤:指天空中飞过的大雕只有一只孤独地飞翔着。天空一鹗孤,形容大雕独自飞行,显得十分威武雄壮。鹗,一种猛禽。
落英红锦碎:指飘落的花瓣犹如红色织锦一般,纷纷扬扬,一片片地散落在地上。落英,指花瓣凋零飘落的景象。红锦碎,用花瓣比喻成红色织锦一般的美丽景色。这里化用了杜甫《曲江对雨》诗句:“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时:时机。)以花瓣飘落为自然规律,暗示了人事无常的道理。
狂絮白毡铺:指飞舞的大雁在天空中盘旋飞翔,像是洁白的毡毯覆盖着大地一样。狂絮,指大雁在空中盘旋飞翔的样子。白毡铺,用大雁比喻成白色的毡毯,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盘旋飞翔的情景。这里也化用了杜甫《秋兴八首·其五》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单独。)将大雁比喻成帆船,表现了诗人对大雁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试问江南信:指诗人想要询问江南是否有信使前来传达消息。试问,表示试探性地问。江南,指南方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信,指书信或者消息。这里诗人想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江南的消息,表达了他对故国亲人的思念之情。
归帆至自吴:指从江南乘船归来的人到达了吴地。归帆,指归来的船只。自吴,指来自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这里诗人想象自己乘坐的船只已经回到了故乡吴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英伯的唱和之作。英伯名叫伯英,是苏轼的好友。他们二人经常相互唱和诗歌交流感情。这首诗是其中之一。
开亭当险绝,疑有百神扶。
江静群鸥集,天空一鹗孤。
落英红锦碎,狂絮白毡铺。
试问江南信,归帆至自吴。
第一联写景,诗人登上亭子眺望远处群峰耸立,群山环绕的地势险要之处,似乎有许多神仙在扶持着这座亭子。这里的“疑有百神扶”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以及内心的敬畏之情。
第二联描写江上的景色,诗人发现江水已经变得非常平静,成群的鸥鸟聚集在一起,它们自由翱翔,时而高歌,时而低吟。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上风光图。
第三联则转入了对大雁的描写,诗人发现天空中有一只孤独的大雕在飞翔,它矫健而威武,仿佛是一位英勇的战士。这里的“天空一鹗孤”形象地描绘出了大雕独自飞翔时的威武雄壮景象。
第四联则转入了对江南来信的询问,诗人想要询问江南是否还有信使前来传递消息。这一问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国亲人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最后一句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想象着自己乘坐的船只已经回到了故乡吴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