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临天外构,春物望中明。
客兴托诗酒,野心怜钓耕。
露花如有恨,风柳自含情。
何事子规鸟,故为肠断声。

注释:

  1. 亭临天外构:亭子高耸入云,像构筑在天上一般。
  2. 春物望中明:春天的万物在远处都显得明亮。
  3. 客兴托诗酒:诗人借饮酒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兴致。
  4. 野心怜钓耕:诗人羡慕渔夫和农民的劳作,他们的心志与愿望是善良的。
  5. 露花如有恨:露水沾湿了花朵,仿佛它们有恨意。
  6. 风柳自含情:风中的柳树似乎也有感情。
  7. 何事子规鸟:为什么子规鸟会发出断肠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首联“亭临天外构,春物望中明”,描绘了亭子的壮丽景象,以及春天万物的生机勃勃。这里的“亭”和“天外构”,既形容了亭子的高大,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春物望中明”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愉悦。

颔联“客兴托诗酒,野心怜钓耕”,表现了诗人借饮酒作诗来抒发情感的生活态度。他认为,通过饮酒和诗歌,可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而钓鱼、耕田则体现了他对自然和朴实生活的向往。

颈联“露花如有恨,风柳自含情”,则是诗人对自然界景色的感受。他看到露水沾湿了花朵,仿佛它们有恨意,而风中的柳树似乎也有感情。这里的“恨”和“含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情投入。

尾联“何事子规鸟,故为肠断声。”则是诗人对子规鸟叫声的解读。他认为,子规鸟之所以发出断肠的叫声,是因为它思念远方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和友情的感悟,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情感。他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也关心人间的情感,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