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西桥折,重来路已差。
檐牙翻骇浪,石脚没平沙。
梦想追尘迹,湮沈叹物华。
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

【注释】

  1. 净惠桥亭:位于浙江杭州西湖,是宋代著名僧人济公出家的地方。为水所漂:被洪水冲毁。因:因为。劝宽老:指济公的弟子,名宽。葺之:修葺这座亭子。
  2. 折:折断。差:差错。
  3. 檐牙:屋檐像兽嘴一样翘起(如檐牙高啄)。翻:翻转、掀起。没:没入、淹没。平沙:平坦的沙滩。
  4. 追尘迹:追逐尘世的足迹。湮沈:湮灭、埋没。叹物华:感慨世事变迁。
  5. 何人能起废:谁能够重新修整这座亭子?壮观:形容景色宏伟壮丽。老禅家:对济公的尊称。
    【赏析】
    《净惠桥亭为水所漂因劝宽老葺之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净惠桥亭被洪水冲毁后的景象,以及济公弟子劝宽老重新修整这座亭子的过程。全诗通过描写净惠桥亭被水冲毁后的残破场景,以及济公弟子劝宽老修缮亭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济公弟子对济公的敬仰之情。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水涨西桥折,重来路已差”写净惠桥亭被水冲毁后的残破景象。这里用“水涨”、“西桥折”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那种惊心动魄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重来路已差”来形容净惠桥亭被水冲毁后,道路变得曲折难行,暗示了修复亭子的艰难。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荒凉凄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檐牙翻骇浪,石脚没平沙”则是描绘济公弟子劝宽老修缮亭子的情景。这里的“檐牙”、“石脚”等词语都是对建筑的详细描述,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想象出亭子的建筑风格和规模。而“翻骇浪”、“没平沙”则形象地表达了水流冲击的力量,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水声轰鸣,感受到了水势汹涌。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传达了济公弟子对于重建亭子的坚定决心和乐观态度。
    第三首诗的前两句“梦想追尘迹,湮沈叹物华”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梦想追尘迹”可以理解为作者曾经追求过功名利禄,但现在却只能追忆往事;“湮沈叹物华”则是感叹世事变迁,繁华终将消逝。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最后一句“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则是对济公弟子的评价。这里用“何人能起废”来赞美济公弟子的才智和勇气,认为他们能够重新修整这座亭子;用“壮观老禅家”来赞扬济公的风采和智慧,认为他如同一位老和尚一样从容应对世事变迁。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济公的敬佩之情,还传达了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