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
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
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方回。下面是对每一句的翻译和赏析:

  1. 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
    译文: 世间万物皆虚幻,唯有自己最为真实,于是寻找田舍以度过时光。
    注释: 物幻非真 - 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认识,以及他在寻找内心安宁的愿望。他通过“物幻非真”来表达对世界本质的理解,认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的真理。而“只自知”则表明,只有他自己能认识到这些变化的本质。

  2. 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译文: 随意享受陶渊明的田园乐趣,不学荆轲赴易水时的悲壮。
    注释: 陶令 - 指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赏析: 这里诗人选择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作为自己的榜样,他追求的是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像荆轲那样为了政治理想而赴死。诗人的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观。

  3.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
    译文: 午休最能消耗漫长的日子,一只鸟巢常常挂在深深的树枝上。
    注释: 一巢 - 指鸟巢。
    赏析: 这里的“午休”和“深枝”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情感。

  4. 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译文: 听说你也有着逍遥自在的乐趣,我们一同洗去世俗的尘埃,共同创作诗歌。
    注释: 沧浪 - 指清澈的流水,常用来比喻清高的境界。
    赏析: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与友人共享诗意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