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青山是我山,手携筇杖只今还。
岩花落尽莺啼懒,纸帐孤灯梦亦闲。

【注释】

裴山人:即裴休,唐僖宗宰相。青山:即桐城山(在今安徽桐城市),诗人曾隐居于此。兴尽遽归:兴致已尽就回去。筇杖:手杖。纸帐:指僧徒的竹席或草席。孤灯:独照的灯光。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所作。诗人以“兴尽”二字概括了整个心情,表达了对尘俗世界的厌倦。首联写与裴休的邂逅,颔联写归途中所见景物,颈联写自己的心情,尾联写归来后的感想。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清,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情趣。

首联写诗人与裴休邂逅相遇的情景。

门外青山是我山,手携筇杖只今还。

门前的青山,就是诗人隐居的地方;手执筇杖,正是裴休来访时的情景。这两句诗用典,写出了两位名士的相逢,也写出了自己的感慨。

颔联写诗人归途中所见景物及心情。

岩花落尽莺啼懒,纸帐孤灯梦亦闲。

诗人一路行走,一路上欣赏着沿途风光,岩花落尽,莺啼懒声,孤灯独照,这些美好的景物都使诗人感到十分惬意,因此他感到十分自在,心情也很闲适。

此联中“岩花落尽”一句用典出自唐代诗人王维《酬张少府》一诗,意思是说山花凋谢了,而鸟儿也不再鸣叫,只有孤灯独照。

颈联写诗人回家后的感想。

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坐在纸帐里,望着窗外的月光,听着风吹竹林的声音,心中十分宁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尾联抒发诗人归隐山林之后的感慨和愿望。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所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