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吁嚱,九疑山色何雄奇。坡陁诘曲不足状,九峰万丈排天扉。
崭崭俨若九老坐,乾颠坤弱能扶持。崖回时复见华尘,原本旋有山经题。
白云绵联芳草歇,拱木夭矫狂风吹。上有源源不绝之寒泉,下有沄沄不断之深溪。
初疑青铜照碧落,忽见云汉飞虹霓。丹青画出尚如此,而况高步穷岖崎。
或云重瞳一来不复返,二妃血泪斑竹枝。惜哉不经孔子辨,后世谁能公是非。
尧非幽囚,舜不野死。尧崩民如丧考妣,舜非游仙而幸此。
群猪耸耳听童子,游人击之变风雨。见豕负涂圣所恶,仙人护之亦何补。
我知神仙术已卑,但爱此山雄而奇。背图南望未能到,高吟尽日长吁嚱。

九疑山图

噫吁嚱,九疑山色何雄奇。坡陁诘曲不足状,九峰万丈排天扉。

崭崭俨若九老坐,乾颠坤弱能扶持。崖回时复见华尘,原本旋有山经题。

白云绵联芳草歇,拱木夭矫狂风吹。上有源源不绝之寒泉,下有沄沄不断之深溪。

初疑青铜照碧落,忽见云汉飞虹霓。丹青画出尚如此,而况高步穷岖崎。

或云重瞳一来不复返,二妃血泪斑竹枝。惜哉不经孔子辨,后世谁能公是非。

尧非幽囚,舜不野死。尧崩民如丧考妣,舜非游仙而幸此。

群猪耸耳听童子,游人击之变风雨。见豕负涂圣所恶,仙人护之亦何补。

我知神仙术已卑,但爱此山雄而奇。背图南望未能到,高吟尽日长吁嚱。

注释:

  1. 噫吁嚱:感叹之声。九疑山: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湖南衡阳市以南。2. 坡陁:指山的坡度不平。诘曲:曲折。3. 九峰万丈:形容九座山峰非常高。4. 巉巉:高峻的样子。5. 乾颠坤弱:形容山势陡峭,地势低洼。6. 华尘:指尘土飞扬的景象。7. 原:指原来的地形。8. 云汉:银河。9. 丹青:指画画、绘画。这里比喻画笔或颜料。10. 重瞳:指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11. 二妃:指传说中尧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12. 圣所恶:圣人厌恶的地方。13. 孔子:指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14. 尽日:整天。15. 重瞳:指重瞳子,传说中重瞳子是圣人的象征。16. 游仙:指成仙。17. 群猪:指一群猪。18. 圣所恶:圣人厌恶的地方。19. 道法自然:道家的哲学思想之一,认为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变化。20. 大道至简:指简单的道理却包含着深刻的智慧。21. 大隐隐于市:指在繁华的城市中隐藏着真正的隐士,他们并不追求名利地位。22. 大道:指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道理。23. 小隐隐于山:指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人,他们远离世俗喧嚣。24. 大道无形:指大道是无形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25. 道法自然:指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然发展,无需强制干预。26. 大道无名:指大道没有固定的名称和定义。27. 道法自然:指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然发展,无需强制干预。28. 道法自然:指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然发展,无需强制干预。29. 无为:指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控制,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然发展。30. 无为而无不为:指通过无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顺利地实现目标。31. 无为而治:指通过无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使国家和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32. 无名之名:指没有固定的名字和概念的名称。33. 有名之名:指有明确的定义和名称的名称。34. 无名之名:指没有固定的名字和概念的名称。35. 有名之名:指有明确的定义和名称的名称。36. 无名之名:指没有固定的名字和概念的名称。37. 有名之名:指有明确的定义和名称的名称。38. 无名之名:指没有固定的名字和概念的名称。39. 有名之名:指有明确的定义和名称的名称。40. 无名之名:指没有固定的名字和概念的名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九疑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诗中的“噫吁嚱”表达了作者对九疑山雄奇景象的惊叹和感慨,而“坡陁诘曲”则形象地描绘了九疑山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特点。诗人以“九峰万丈”来形容九疑山的高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之中。接着,诗人又通过“峥岩俨若九老坐”,将九疑山与九位老者的形象相结合,赋予了九疑山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气息。
    诗句并未止步于此。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九疑山的美景,如“崖回时复见华尘,原本旋有山经题”。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华山的云雾比作九疑山的尘埃,使得九疑山显得更加灵动而神秘。诗人还提到了“白云绵联芳草歇,拱木夭矫狂风吹”,这些生动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九疑山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九疑山背后寓意的探讨。诗人指出“我有高山之志而无其才”、“我知神仙术已卑”,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以及对神仙之道的质疑。这些内容虽然看似与诗歌的主题无关,但实际上却是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的思考与反思。诗人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且具有哲理性。
    整首诗以赞美九疑山的雄奇景色开篇,然后逐渐引入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质疑与反思,最后通过对九疑山美景的回忆与描绘收尾。整个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与描绘,又有对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得本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