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妙画能山水,燕公笔法精无比。燕公山水工平远,一幅霜绡折千里。
潇湘洞庭日将晚,云物萧萧初满眼。虞帝之魂招不返,霜树冥冥红叶卷。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江回岸断数峰青,仿佛灵妃曲可听。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一时鉴赏安足论,流转千年愈增价。珍绨一袭藏至珍,卷尾长篇更入神。
呜呼粉墨终成尘,唯有文章道德能日新。
燕待制秋山晚景
我朝妙画能山水,燕公笔法精无比。
燕公山水工平远,一幅霜绡折千里。
注释:我朝的绘画技艺高超,可以描绘山水风景;燕公的笔法精湛无比。燕公擅长平远山水画,他的作品宛如一幅展开的霜绡,令人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千里之外。
赏析:诗中的“燕公”指的是北宋著名画家燕文贵,他的绘画技艺精湛无比,尤其是擅长平远山水画。这里通过赞美燕公的绘画技艺来突出我朝绘画的高超水平。
潇湘洞庭日将晚,云物萧萧初满眼。虞帝之魂招不返,霜树冥冥红叶卷。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江回岸断数峰青,仿佛灵妃曲可听。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注释:潇湘洞庭的景色在日落时分显得十分萧瑟,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虞帝的魂魄似乎无法归来,霜树苍茫,红叶被风吹得翻卷起来。二妃的血泪有多少呢?竹子上的痕迹深浅不一。渔舟片帆已经扬起,渔父横卧在船舷上,思绪仍然很慵懒。时常有白鹭聚集在圆沙之上,也有行人从前方的山坡下经过。江水回环岸线断开,几座山峰清晰可见,仿佛是仙女演奏的《灵妃曲》。偶然遇到一个深深的山坳,那里有一个茅屋,只是没有桃花,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那样。世上还有什么值得人们争相称赞的呢?请说出那神奇的书籍和精妙的画作吧。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潇湘洞庭的晚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中也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元素,如虞帝、二妃等传说人物。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江回岸断数峰青,仿佛灵妃曲可听。
注释:二妃的血泪有多少呢?竹子上的痕迹深浅不一。渔舟片帆已经扬起,渔父横卧在船舷上,思绪仍然很慵懒。时常有白鹭聚集在圆沙之上,也有行人从前方的山坡下经过。江水回环岸线断开,几座山峰清晰可见,仿佛是仙女演奏的《灵妃曲》。
赏析:诗中通过对二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说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渔舟片帆、行人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注释:偶然遇见一个深深的山坳,那里有一个茅屋,只是没有桃花,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那样。世上还有什么值得人们争相称赞的呢?请说出那神奇的书籍和精妙的画作吧。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一时鉴赏安足论,流转千年愈增价。珍绨一袭藏至珍,卷尾长篇更入神。
呜呼粉墨终成尘,唯有文章道德能日新。
注释:一次的鉴赏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它历经千年流转,其价值只会越来越珍贵。珍贵的丝绸裹藏一卷至宝,卷尾的长篇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唉!那些粉墨终归化为尘埃,只有文章和道德能够永葆青春。
赏析:诗的最后一两句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高度概括与升华,诗人通过对比古今、物与人的变化,强调了文章和道德的重要性和永恒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