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
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
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
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
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
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
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
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
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
前有毒蛇后猛虎,磨牙矫尾藏深坞。
圣人皇皇嗟逆旅,画工意思非无补。
非无补,谁信之,纷纷门外夸轻肥。

【注释】

  1. 寂照大师:寂照,僧名。匣藏:收藏在匣中。相国寺:位于长安城西。坏壁秋景:指寺庙中的古画《破壁图》。
  2. 京城:长安。车马多尘埃:形容长安城中车马众多,尘土飞扬。
  3. 妙画:指《破壁图》。心眼开:眼睛为之一亮。
  4. 深山老木:指《破壁图》中所描绘的山中树木。秋思静:秋天的思绪安静而深远。
  5. 苦雾郁郁:形容山中的浓雾弥漫、压抑。诸峰埋:众山被雾所覆盖。
  6. 客骑蹇驴:形容客人骑着一匹跛脚的老驴。打不动:无法前进。
  7. 懊恼:烦恼,忧愁。似忧寒雨来:像忧虑寒冷的雨水即将到来。
  8. 崖平路转斗然绝:形容道路突然中断,地势陡峭。斗然,突然的意思。
  9. 笔力未断空徘徊:指画家的绘画技巧高超,虽然画技未尽,但仍然让人感到其意犹未尽,徘徊不前。
  10. 胡为:为什么。皴剥:用笔描绘物体的纹理或细节。仅盈尺:只是一寸多一点的地方。
  11. 鐍以大箧过琼瑰:用一个大箱子装载着珍贵的物品。鐍子:古代装首饰的小盒子。
  12. 师云昔是殿堂壁:师父说这幅画曾是殿堂上的壁画。治平大水馀皆摧:治理洪水之后,其余部分的壁画都遭到了破坏。
  13. 恰如卢仝玉碑子:就像唐代诗人卢仝的《玉碑记》中提到的“白玉之碑”。中路扑折令人哀:中间部分被破坏,令人感到悲哀。
  14. 玉碑一折乃无用:像玉石碑上的折断部分一样,没有用处。此画虽缺犹堪裁:即使这幅画有缺损,仍然值得欣赏和评价。
  15. 君不见,山前路:你难道没有看到山路前的道路。路长不独忧风雨。前有毒蛇后猛虎:前方的路很长,不仅仅因为风雨。
  16. 圣人皇皇嗟逆旅:圣人(皇帝)匆匆忙忙地感叹旅途之艰辛。
  17. 画工意思非无补:画家的意图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有着其他的作用和意义。
  18. 非无补,谁信之:不是没有作用,谁相信呢?纷纷门外夸轻肥:纷纷议论着外面的人夸耀他们的富足和享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对一幅古画《破壁图》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寂照大师匣藏相国寺坏壁秋景”,点明了画作的背景。这里提到了“寂照大师”,可能是一位僧人,他收藏了一幅名为《破壁图》的古画。这幅画描绘的是相国寺中的一座破损的墙壁上的秋景。
    第二句“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诗人通过对比京城中的车马和画面中的秋景,表达了对画作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心眼开”形象地描绘了观赏画作后心灵的震撼和愉悦。
    第三句“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进一步描绘了画作的细节。诗人通过“深山”“老木”“秋思静”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而“苦雾郁郁”“诸峰埋”则描绘了浓雾弥漫、山峰被遮蔽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神秘感和深度。
    第四句“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则表现了观者的心情。这里通过“客骑蹇驴”和“打不动”的形象,传达了观者内心的无奈和焦虑,仿佛担心寒冷的雨滴会打湿他们的脚步。而“懊恼似忧寒雨来”则巧妙地将观者的情绪与寒冷的雨夜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生动的画面。
    第五句“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细节。诗人通过“崖平路转”“斗然绝”等意象,展现了一幅险峻而又壮丽的画面。而“笔力未断”则强调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尽管画技未尽,但仍然让人感到其意犹未尽,徘徊不前。
    第六句“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里诗人通过对画家技法的质疑,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不同理解。他认为画家的技法虽然精湛,但作品的内容却显得有些肤浅,甚至有些多余。
    第七句“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则是对画作背景的解释。诗人根据画师的说法,推测这幅画曾经是殿堂上的壁画,但在治平年间的大水中被损坏了。这既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感慨。
    第八句“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则是对画作的评价。诗人通过与卢仝的《玉碑记》相比较,认为这幅画虽然有缺陷,但却充满了哀婉之美,让人感到惋惜和悲哀。
    第九句“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则是对画作的评价。诗人认为即使是残缺不全的画作,也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玉碑一折”象征着完整性和完美,而“此画虽缺犹堪裁”则强调了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第十句“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诗人借用了孔子的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没有见到爱好德行如同爱好美女一样的人。)表达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认识和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述一幅画及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素养、独特的审美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