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行草天下无,体兼众善精神俱。
少年弄翰今悬车,一幅不博千明珠。
墨池翻澜化鲸鱼,老木半折倾藤枯。
霜天一阵来雁鹜,荒陂数点眠鸥凫。
换鹅瘗鹤虽已矣,折钗剑舞成须臾。
心通造化乃神速,伯英怀素真其徒。
迩来作我醉吟赞,宝藏二妙归江湖。
要将垂法数百载,摩挲青玉亲传模。
丈人善吟仍善奕,名誉岂止专能书。
名誉岂止专能书,皎如浩雪盈冰壶。

【注释】

丈人:这里指谢尚,晋朝人。中散,即谢安。行草:草书的一种。天下无:天下没有。体兼众善:书法风格融会众长。精神俱:精神与技巧兼备。弄翰:挥笔写字。今悬车:现在已年老有病,不能再骑马乘车了。墨池翻澜:比喻书法运笔流畅有力,犹如波澜翻涌。化鲸鱼:指笔势雄健,能变化出鲸鱼的形态。半折藤枯:形容树木枯萎一半,这里借喻书法笔力遒劲。霜天:指秋高气爽,霜露覆盖的景象。雁鹜:大雁。数点:几处。眠鸥凫:指水鸟在湖边栖息。换鹅:典出《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曾以黄石公所赠“赤松子”换得鹅,后来黄石公又以之换回张良手中的鹅。瘗鹤:指将鹤埋在地下。折钗剑舞:典出《列子·汤问》,说战国时期乐羊外出求学多年不返,其妻剪短头发、破镜为二以表思恋,并说“吾锋刃犹在。”后用“折钗剑舞”指夫妇情深。须臾:一会儿。心通造化:指书法造诣高超,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大自然的意境。伯英:指东汉书法家张芝,字伯英。怀素:指唐代书法家怀素,字藏真,号怀素和尚,世称张长史或张秃。真其徒:真是他的弟子、传人。迩来:近日。醉吟:酒后的吟咏。赞:赞赏,歌颂。宝藏二妙:指书法艺术中的精妙之处。归江湖:归于江湖之间。垂法:留下教法。数百载:几百年。摩挲:抚摩。青玉:古人常用青玉来制作砚台,这里指砚台。亲传模:亲自传授技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对谢尚书法的高度称赞。谢尚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善写隶书,尤擅行草,他的字体兼众善,精熟多能,笔力遒劲,结体圆美,神采焕然,被后人称为“草圣”。这首诗通过描绘谢尚的书法作品,赞美他的书法造诣之高超,以及他那种“心通造化”的艺术才能,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一幅”八句,主要描写谢尚的字迹。其中“丈人”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谢尚的尊敬。“行草天下无”,说明谢尚的行草书法已经达到了无人可比的境界。“体兼众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字迹特点:书法风格融会众长,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个人特色;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章法自然,意趣横生。这些特点都充分体现了谢尚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的卓越才华和高超技艺。

第二部分从“少年”至“须臾”十二句,主要描绘了谢尚的书法创作过程及其所蕴含的精神风貌。“少年弄翰”、“一幅不博千明珠”,形象地展现了谢尚年轻时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情景,以及他对待书法艺术的严谨态度。“墨池翻澜”、“老木半折”等意象则生动地描绘了谢尚书法创作的动态过程,以及他在创作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功底。“霜天一阵来雁鹜”,则形象地描绘了谢尚书法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优美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他笔下的自然之美。

第三部分从“荒陂”至“摩挲青玉亲传模”,主要抒发了作者对谢尚书法作品的赞美之情。“荒陂”两句描绘了谢尚书法作品所展现出的宏大气势和深远影响。“要将垂法数百载”,表达了作者对谢尚书法传承发扬的期望和祝福。“摩挲青玉亲传模”则直接表达了他对谢尚书法技艺的高度认可和敬意,以及对这种技艺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深深期待。

第四部分最后两句,“丈人善吟仍善奕”一句,既赞扬了谢尚的文学才华,又表现了作者对他书法艺术成就的钦佩之情。“名誉岂止专能书”两句,则是对谢尚一生所做贡献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既包括了他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包括了他在其他领域的杰出贡献。整首诗通过对谢尚书法作品的赞美和对其人生经历的描述,展示了他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伟大艺术成就的由衷敬佩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