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笙,咸通十三年琢成。琢成匠人十指秃,进奉明堂声妙曲。
当时应赐恩泽家,流传至煜煜好奢。高堂日日听吹笙,不知国内非和平。
仁兵万众一旦至,国破苍黄笙堕地。虽然讹缺未苦多,却落人间为宝器。
管长纤纤剥笋束,况值吴姬指如玉。不见排星换掩时,自然天韵来相续。
昔时祸乱曲,今日太平歌。兴亡不系白玉笙,但看君王政若何。

白玉笙是一首描绘古代宫廷音乐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白玉笙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感慨。

译文:
白玉笙,这是在咸通十三年琢成,由十指秃的工匠进奉明堂,吹出的美妙乐曲。当时应赐给恩泽之家,流传至煜煜好奢。高堂日日听吹笙,不知国内非和平。仁兵万众一旦至,国破苍黄笙堕地。虽然讹缺未苦多,却落人间为宝器。管长纤纤剥笋束,况值吴姬指如玉。不见排星换掩时,自然天韵来相续。昔时祸乱曲,今日太平歌。兴亡不系白玉笙,但看君王政若何。

注释:

  1. 白玉笙:用白玉制成的笙,象征高贵。
  2. 咸通十三年:唐宣宗年号,公元862年。
  3. 匠人:制作乐器的工人。
  4. 进奉明堂:将精美的乐器献给朝廷。
  5. 声妙曲:吹出的曲子美妙动听。
  6. 恩泽家:受到皇帝恩惠的家族。
  7. 流传至煜煜好奢:白玉笙的音乐传遍天下,成为奢侈的象征。
  8. 高堂:指皇宫。
  9. 仁兵:指仁义的军队。
  10. 苍黄:形容混乱无序的样子。
  11. 讹缺:错误或残缺。
  12. 宝器:珍贵的物品。
  13. 管长:指乐器中的音管很长。
  14. 纤纤:柔软细腻。
  15. 吴姬:指吴地的歌女。
  16. 排星:指北斗七星,常用于指代夜晚。
  17. 天韵:天然的音韵。
  18. 昔时:过去的时光。
  19. 今日:现在。
  20. 兴亡: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21. 白玉笙:象征高贵、美好的乐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白玉笙的音乐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破坏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白玉笙的赞美,寄托了他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