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泻危矶,雷怒安可向。
烟云忽藏月,鲸鲵互喷浪。
朱衣叱犀火,丹青岂能状。
引杯聊醉吟,径卧巨鳌上。
【注释】
姑熟:即安徽当涂县,今属马鞍山市。姑熟溪:姑熟境内的溪流。
雷怒安可向:雷声如怒,水势汹涌,怎能安然面对?
鲸鲵互喷浪:巨鱼相互喷溅浪花。鲸鲵:大鱼。《史记·秦始皇本纪》:“东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淮南子·览冥训》:“鲸鱏出水,两两相搏而浮。”互喷浪:相互喷涌波浪。
朱衣叱犀火:穿着红色官服的官员指挥着犀牛般的士兵,他们挥舞着火把。朱衣、犀火:古代官吏所穿的衣服和用火把照明的仪仗。
引杯聊醉吟:我举起酒杯,边喝酒边吟诵。
径卧巨鳌上:径直睡在大鱼背上。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时诗人在宣城(今属安徽)任幕僚。
首联:“长江泻危矶,雷怒安可向。”写姑熟溪的险峻。长江水流湍急,冲刷着陡峭的岩岸,如同雷霆万钧,使人无法安然面对。这两句描绘了姑熟溪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泻”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水奔流不息、波涛汹涌的景象;“雷怒”一词则形象地展现了雷电交加、风雨欲来时的紧张气氛。
颔联:“烟云忽藏月,鲸鲵互喷浪。”写月光被云雾遮住的情景和大鱼相互喷涌波浪的景象。月光被烟雾遮挡住了,仿佛月亮也隐藏起来不再露面;大鱼在水中相互喷涌波浪,犹如战场上互相厮杀一般。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姑熟溪的险峻和壮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颈联:“朱衣叱犀火,丹青岂能状。”写官府人员的装束和他们挥动的火把。身穿红衣的官员正在指挥着犀牛般士兵,他们手持火把,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这片水域。然而,即使是最精湛的绘画也无法将他们的形象刻画出来。这两句通过对官府人员和火把的描述,突出了姑熟溪的险峻和壮美以及官府人员的威严与权威。
尾联:“引杯聊醉吟,径卧巨鳌上。”写诗人举杯饮酒并吟诵诗句的情景,最后选择大鱼作为床榻休息。诗人端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吟诵着诗句,然后选择躺在大鱼的背上休息片刻。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多变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出一幅壮美的自然风景画卷。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传神的描绘,将姑熟溪的美丽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