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晚舟楫止,山寒猿狖稀。
虽怜秋浦好,未敢濯征衣。
诗句:水晚舟楫止,山寒猿狖稀。虽怜秋浦好,未敢濯征衣。
- 注释与译文
- 译文:水面在傍晚时分变得宁静,小舟也停止了行驶,群山在寒冷中显得稀疏,猿猴的叫声也渐渐稀少。虽然我深深喜欢这秋浦的美景,但我还是不敢去清洗我的征衣,因为我害怕这美丽的景色会因为洗涤而消失。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浦(今安徽贵池西)的所见所感。“水晚舟楫止”描述了傍晚时分水面的宁静和船只的停驶,“山寒猿狖稀”则表现了山中的寂静,以及猿猴因寒冷而稀少的景象。“虽怜秋浦好”表达了对秋浦美景的欣赏之情,“未敢濯征衣”则反映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 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的“虽怜秋浦好,未敢濯征衣”流露出诗人对秋浦美景的喜爱与不舍。他宁愿保留这些美景,也不愿意将其破坏或洗涤,显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尊重和珍视之情。
- 艺术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虽怜秋浦好,未敢濯征衣”一句,既表达了对秋浦美景的留恋,也反映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省,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浦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敬意。诗人通过对山水、天气和动物的描述,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秋浦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秋浦美景的艺术再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郭祥正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使得这首诗成为一篇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