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

赠圆通讷禅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他的友人圆通讷禅师所作,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其教诲的感激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 禅师(Nectarati):即涅槃禅师。
  • 古豪英:古代的英雄豪杰。
  • 此句表达了对禅师才华出众、英雄般的赞叹,感叹自己未能及时认识他。
  1.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 浩气:宏大的气概。
  • 自充:自身充满。
  • 灵标:精神标志。
  • 此句赞美禅师的浩然之气,以及他天生的精神气质。
  1.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 琼枝玉府:比喻禅师的言行如同琼珠玉树,珍贵非凡。
  • 春波:春天的波浪,比喻禅师的智慧如春水般流淌。
  • 镜湖:形容湖水如镜,映照出禅师的清雅。
  • 此句描绘了禅师的才情和智慧。
  1.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
  • 妙趣:奇妙的情趣。
  • 玄中玄:深邃莫测之中又深奥莫测。
  • 高谈:高洁的言论。
  • 此句赞美禅师的言谈举止既深刻又高雅。
  1.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
  • 痊予:治愈我的万古之疾。
  • 金刀:锋利的刀剑,比喻锐利的言辞或思想。
  • 昏眼:模糊不清的双眼,比喻对禅师教导的理解不透彻。
  • 此句表达了对禅师的感激之情,因为禅师的智慧如同锋利的刀一样,能清除自己的困惑。
  1.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
  • 朗:明亮。
  • 秋月明:秋天的月亮明亮。
  • 浮云生:飘动的云彩。
  • 此句赞美禅师的胸怀豁达,如同明亮的秋月一般,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
  1.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
  • 金仙:指佛教中的金身菩萨。
  • 六幽:六道轮回中的六个境界。
  • 同一情:心意相通。
  • 此句表达了对禅师教义的领悟,明白了佛教中慈悲普渡的道理,即使是在六道轮回的世界中,也能心意相通,相互帮助。
  1.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
  • 一情:一种情感或心境。
  • 妍丑:美好与丑陋。
  • 此句批评了世间人们追逐名利、比较优劣的现象,认为这种心态是徒劳无益的。
  1.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
  • 浮沉:比喻世事变迁不定。
  • 嗟白首:感叹岁月流逝,头发变白。
  • 此句反映了禅师教诲对世人的影响,使世人摆脱了浮沉不定的生活,感慨岁月流逝而有所觉悟。
  1.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
  • 卿相:古代称官职较高的官员。
  • 荐师为国师:推荐禅师成为国家的导师。
  •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师深厚的敬意和信任,希望他能成为国家的导师,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指导。
  1.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
  • 一言:一句话或一个观点。
  • 万化:万物的变化。
  • 尧舜:古代的两个圣明君主,代表理想治理国家的状态。
  • 此句赞美禅师的言论能够解决万事万物的问题,体现了禅宗的“教外别传”和“不立文字”的思想。
  1.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
  • 逢时:遇到适当的时机或时代。
  • 扬至道:宣扬最高的道理。
  • 旷劫:漫长的时间或宇宙的长久。
  • 此句表达了禅师教化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启迪众生,引领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1.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
  • 儒佛:儒家和佛教,这里指儒家和佛教都被视为圣人。
  • 胡为:为什么。
  • 此句批评了社会上一些人对不同宗教和学派进行是非之辨,认为这种做法没有意义。
  1.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
  • 本亡: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 末愈弱:末端越来越弱小。
  • 行伪:行为虚假。
  • 此句指出了社会上一些人追求虚假之物,却忽视了本质的重要性。
  1.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
  • 呜呼:叹息之声。
  • 可奈何:无可奈何。
  • 此句表达了对禅师深深的敬仰,认为他和自己是同样归宿的人,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得到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