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一去渺无踪,落日孤云为惨容。
溪绕练光秋更白,黛横山色晚尤浓。
细看风物曾经眼,深达根源自点胸。
寄宿僧寮清不寐,一轮明月挂枯松。
诗句释义
1 神龙一去渺无踪 - 此句描绘了一幅景象,一条龙在天空中飞逝,之后便消失不见。”神龙”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兆,象征着非凡的力量或好运的消逝。“渺无踪”则表达了这种消失后的空虚与远去。
落日孤云为惨容 - 落日与孤云的结合被用来描绘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景象。”落日”通常与结束、衰老有关,而”孤云”则是漂浮不定的象征,两者结合强调了一种无力感或失落情绪。
溪绕练光秋更白 - 描述了一条清澈的溪流围绕在秋天更加明亮的光线中。这里的“练光”可能指的是如丝般的月光或日光,而”秋更白”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清爽。
黛横山色晚尤浓 - “黛”通常指青黑色的颜料,这里用以形容山的颜色。”山色晚尤浓”意味着当太阳下山时,山的颜色变得更加深沉和浓郁。这可能象征着黄昏时分大自然的美更加引人注目。
细看风物曾经眼 - 这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回顾。”细看”意味着仔细地审视或回忆,”风物”泛指自然界中的一切美好的景致或事物。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怀旧的情感,对过去的美景充满了怀念。
深达根源自点胸 - 这句话表达了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根源”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源,”点胸”则意味着深刻理解和把握。这可能暗示了一个人通过深入思考和理解能够触及事物的核心。
寄宿僧寮清不寐 - 描述了在一个僧侣的寮房内住宿并保持清醒的状态。”寄宿”意味着暂时住在某个地方,”僧寮”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清不寐”则表示夜晚保持清醒且没有入睡。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追求某种清净或修行的状态。
一轮明月挂枯松 - 最后一句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一轮明月高悬于枯萎的松树之上。”一轮明月”通常代表孤独和宁静的时刻,而挂在枯萎的松树上,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美或自然美的静谧。
译文
神龙一去渺无踪,落日孤云为惨容。
溪绕练光秋更白,黛横山色晚尤浓。
细看风物曾经眼,深达根源自点胸。
寄宿僧寮清不寐,一轮明月挂枯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及其内心世界的反思。通过对神龙、落日、溪流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自然和谐之美的情怀。诗中的“落日孤云”与“孤云落日”,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此外,诗中多次提及“月”这一元素,无论是在描述自然景观还是表达诗人的情感,都显示了其与月亮紧密相连的主题。最后一句“一轮明月挂枯松”,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自然美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微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