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居环堵,常怀天下忧。
而况立王朝,为国当远谋。
中原乱戎马,骚扰十三秋。
宫阙翳草莽,井邑成墟丘。
先生身补外,兴言泪长流。
满腹贮经纶,寸丝殊未抽。
篇章泄幽愤,山云为之愁。
遂令寰海间,望治空悠悠。
诏旨忽旁招,喜气扶仙舟。
风涛照孤忠,轩陛需嘉猷。
屈指在廷彦,如公实罕俦。
片言傥遇合,男儿志愿酬。
方今艰难际,皇祚若缀斿。
百蠹尽扫除,群黎自歌讴。
古来柔远人,莫先政事修。
要当效甫申,岂但为枚邹。
高堂有甲兵,千里归坐筹。
赞成中兴功,踵迹商与周。

诗句解读

1. 志士居环堵,常怀天下忧。

  • 注释:志士居住在狭小的空间里,但内心常怀有对天下的忧虑。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心系国家大事,担忧百姓疾苦。

2. 而况立王朝,为国当远谋。

  • 注释:更何况是国家的统治者(王朝),为国家考虑应当有长远的谋划。
  • 赏析:强调了作为统治者的责任和担当,要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而非仅仅局限于眼前。

3. 中原乱戎马,骚扰十三秋。

  • 注释: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连续多年遭受外族侵扰。
  • 赏析:反映了中原地区的长期动荡不安和外患的严重性。

4. 宫阙翳草莽,井邑成墟丘。

  • 注释:宫殿被野草覆盖,村庄变成了废墟。
  • 赏析: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以及民众生活的艰辛。

5. 先生身补外,兴言泪长流。

  • 注释:先生亲自前往边疆,感慨万千。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敬意和对他们艰苦环境的同情。

6. 满腹贮经纶,寸丝殊未抽。

  • 注释:满腹的才华,但却未能有机会施展。
  • 赏析: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7. 篇章泄幽愤,山云为之愁。

  • 注释:文章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愁。
  • 赏析: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了诗人的哀怨之情。

8. 遂令寰海间,望治空悠悠。

  • 注释:最终使得四海之内的人都在期盼和平的到来。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9. 诏旨忽旁招,喜气扶仙舟。

  • 注释:皇帝的命令突然改变,带来了好消息。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变化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

10. 风涛照孤忠,轩陛需嘉猷。

  • 注释:风浪中显露出忠诚,朝廷需要贤良的计策。
  • 赏析: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治理的智慧。

11. 屈指在廷彦,如公实罕俦。

  • 注释:屈指可数的人才,像您这样真正罕见的人实在不多。
  • 赏析:表达了对人才难得和对官员才能的高度赞扬。

12. 片言傥遇合,男儿志愿酬。

  • 注释:即使是片言只语,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也能实现我的人生目标。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实现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

13. 方今艰难际,皇祚若缀斿。

  • 注释:现在国家正处在艰难时期,皇朝的命运就像挂在空中的飘带。
  • 赏析:比喻了国家的形势和皇帝的统治状态。

14. 百蠹尽扫除,群黎自歌讴。

  • 注释:百害已除,百姓得以歌唱赞美。
  • 赏析:表达了国家恢复和平后的繁荣景象。

15. 古来柔远人,莫先政事修。

  • 注释:自古以来,安抚远方的人,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先治理好政事。
  • 赏析: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16. 要当效甫申,岂但为枚邹。

  • 注释:应该效法周公和孔子,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声或成就。
  • 赏析:提倡以国家大义为重,超越个人名利的诱惑。

17. 高堂有甲兵,千里归坐筹。

  • 注释:家中还有兵器和盔甲,可以安全地回到家乡。
  •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家国平安的深切期望。

18. 赞成中兴功,踵迹商与周。

  • 注释:赞同恢复国家的伟业,效仿商王和周王的事业。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功绩的敬仰和对复兴事业的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