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金焦亡恙否,双鳌依旧据寒流。
塔边浪战嵌岩石,木末云扶缥缈楼。
枫叶蓼花新醉雨,山容客鬓两添秋。
海天一镜舟如豆,忘却尘缁季子裘。

【注释】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在长江北岸。金焦:镇江金山寺与焦山塔。双鳌:指镇江的两座山峰,形如双鳌。据寒流:指山峰屹立不动。塔边浪战嵌岩石:指金山寺塔边的岩石上有许多战斗的痕跡。木末云扶缥缈楼:指缥缈楼上有云遮掩,如同云雾扶持着它一样。枫叶蓼花新醉雨:指秋天到了,树叶变红,蓼花凋零,雨水打湿了它们,好像刚喝完酒。山容客鬓两添秋:指山景和人的头发都增添了秋色。海天一镜舟如豆:指海上和天空就像一面镜子,船小得像一粒豆子。忘却尘缁季子裘:指忘记世俗纷扰和尘世的束缚,穿上皮衣(即裘)去游览名山大川。季子:指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他在帮助越国打败吴国后,离开政坛隐居江湖,改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今太湖)。缁,黑;尘缁,指世俗的纷扰。季子裘,即皮衣。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镇江的七律。诗中先描绘金山寺、焦山塔等名胜古迹,再写江上的景色,最后抒发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感慨。全诗以“忘”字为线索,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层层推进,把游人的所见所感一一展现出来。

首联“再到京口”,总起全诗,点明题旨。京口,即镇江,今江苏镇江市,在长江北岸。这里既是作者的故乡,又是他游览过的地方。“问讯金焦亡恙否,双螯依旧据寒流。”此句化用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帝宣贵妃诔》中“望绝云间,无复双蛾;愁到眉端,唯余半面”的句子,说如今见到的金山寺塔和焦山塔还像从前一样耸立在寒流之中。“双螯”即双塔,因塔顶呈椭圆形,故称双螯。诗人用“亡恙”二字,表明自己对这两座名胜古迹的关切与思念之情。

颔联“塔边浪战嵌岩石,木末云扶缥缈楼。”“浪战”即浪打岩,指江水撞击岸边岩石的景象。“木末”指树梢,也指江面上的波浪。“缥缈楼”即缥缈亭,是金山寺的一个景点,位于金山山顶,可以远眺长江。此联描写金山寺和焦山塔的险固以及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景的喜爱。

颈联“枫叶蓼花新醉雨,山容客鬓两添秋。”“枫叶蓼花”,即秋天的枫叶和蓼花,此处代指秋天的景色。“新醉雨”,指秋雨初霁后的景色。“山容客鬓两添秋”,即山的容颜和自己的白发都增添了秋色。此联进一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尾联“海天一镜舟如豆,忘却尘缁季子裘。”此句化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辞官归隐的故事。范蠡离开政坛之后,改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终成大器。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已经忘记了世间的纷扰和功名利禄,现在只愿穿着皮衣去游览名山大川。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镇江金山寺、焦山塔等名胜古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景的喜爱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