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沧溟大,衡陈苍莽多。
闽山飞鸟没,吴会一帆过。
消长看沙尾,行藏问钓蓑。
登临有如此,人物付谁何。
【题解】
观潮阁,故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诗人登临此阁,面对沧海,不禁兴起“人生贵在有精神”的感慨。
【注释】
沧溟:大海。衡陈:陈列。苍莽多:形容景象辽阔。闽山:即福建山脉,在今浙江与江西两省交界处。吴会:指长江下游一带地区。消长:指涨落。沙尾:指江河入海时,江水由沙质河床流去。行藏问钓蓑:意谓人生如鱼,随遇而安。行藏:行止,生活行为。蓑:用草编织成的船篷。
【译文】
低头就能看见汪洋大海,大海之上陈列着无数崇山峻岭;福建山峦起伏,鸟儿飞翔其中,一帆飞过长江入海口。
江河的涨落变化看那泥沙的尽头,人生的行踪去向就问那打渔人。
登上高处如此景致令人惊叹,人生的价值又该交给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站在观潮阁上,俯视茫茫大海和层层叠嶂的群山,眺望滔滔江水和浩渺烟波。诗人通过观海、望山、览江、观潮这一系列活动,来抒写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站在观潮阁上,远眺海天景色和层峦叠嶂。“俯”“衡”“闽”“吴”,点明观潮阁所在的位置及视野范围。前两句是总写,后两句则具体描写,以突出海阔天空、群山连绵的景象,并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六两句,诗人从广阔的海陆自然景观转向人间社会,进一步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美。“闽山飞鸟没,吴会一帆过。”意思是说福建的高山云雾缭绕,飞鸟难见踪迹,长江入东海时江面宽阔,船只来往不停。“消长看沙尾,行藏问钓蓑”两句,写诗人观察江河涨落、思考人生行止。“沙尾”指江水入海处的泥沙之地,“行藏”指人的进退出处。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江水的涨落与人生的行止相比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如鱼随波逐流,表达了人生价值难以把握的无奈。整首诗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之中,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豪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