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之山曷为哉,遥知阊阖正南开。
两川文武长江下,百粤车书五岭来。
柴望久为周坠典,牢愁多见楚遗才。
不知嵩岱还何似,我欲将书寄雁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南游途中所作,写其对南方山川风物的所见所感。首二句点明南岳,以天作之山自况,暗喻自己的抱负。三、四句赞颂南岳的雄伟和南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流露出自己对南方文化的喜爱。五、六两句抒发了作者因仕途坎坷而产生的苦闷和忧虑。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要借书寄雁回嵩岱(即嵩山和泰山)的愿望。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前二句写南岳的雄伟;后六句写自己的情怀。在写法上,先写“我”,再写“你”,然后才写到“我”的感受,这样既符合情理,又使诗歌显得自然流畅。

【注释】

游南岳:游览南岳衡山。

曷为哉:怎么能够呢?

阊阖(chānhé):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帝王的宫门或朝廷。

两川:长江的下游。

文武:指文德武功,泛指文化。

车书:车辆与书籍,泛指各地文化。

楚遗才:指屈原。《楚辞·招魂》云:“灵怀其不吾知其极兮,哀余生之不当。”后人据此称屈原为楚辞之祖,又称屈原为屈子,故称屈原为楚遗才。

嵩岱:指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都是中国五岳之一。

我欲将书寄雁回:意思是说:我要用书信把这份感情寄托在飞鸿之上,让它们传回嵩岱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