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解通毛刺,万事无能改鬓华。
岂是襟怀堪逆旅,直须诗句可名家。
老为宾客从戎幕,强使妻孥理帽纱。
不有将军宽礼数,新愁却恐堕江花。

注释:平生不解通毛刺,万事无能改鬓华。

岂是襟怀堪逆旅,直须诗句可名家。

老为宾客从戎幕,强使妻孥理帽纱。

不有将军宽礼数,新愁却恐堕江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潘德久去建康的赠别之作。首联点出送别的缘由,二、三联写送别的场面和情景,四、五联写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联“平生不解通毛刺,万事无能改鬓华。”意思是说,我一生都不会处理与毛刺有关的事情,也无力改变鬓发已白的事实。这里,“解”意为会,“通”意为懂得;“毛刺”,指细小的毛发或刺;“鬓华”则指头发花白;“万事”指一切;“无能”则表示无能为力。

颔联“岂是襟怀堪逆旅,直须诗句可名家。”“逆旅”是指客店,比喻寄居之所;“名家”则是指出名门望族。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即自己虽然胸怀宽广,但却没有能力在仕途上取得成功。而诗人之所以选择离开官场,是因为他不愿意像那些庸俗之人一样追逐名利,只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颈联“老为宾客从戎幕,强使妻孥理帽纱。”意思是说,我已经年事已高,成为了一个客人,跟随将军出征。同时,我也不得不强忍着妻子儿女的抱怨,让他们帮我整理帽子和面纱。这里的“强使”指的是勉强让妻子儿女帮忙;“戎幕”则是指军帐;“理帽纱”则是指给妻子儿女整理帽子和面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作为客人的身份以及家庭中的种种琐事,表现了他作为一个老人在军中生活的状态和内心的无奈。

尾联“不有将军宽礼数,新愁却恐堕江花。”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将军的宽容和照顾,我的新愁恐怕就要像落花一样飘散了。这里的“新愁”是指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江花”则是指江边的花朵。这一句通过对比来强调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将军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送别潘德久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情感以及对仕途的感慨之情。诗人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抱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