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
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
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
不知此是登高否,为问慈恩塔上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重阳日寄瑞安留》。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意。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

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当天,由于天气变化无常,衣服被雨淋湿了,帽子也被打落了。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因为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诗人虽然身处繁华的都市之中,却仍然向往着那片宁静的乡村生活。他认为,即使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只要有大自然的陪伴,生活就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想象着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沆瀣之气,伴随着秋天的气息降临大地。这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不知此是登高否,为问慈恩塔上人。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阳节传统习俗的好奇和向往。他询问塔上的僧人是否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他们的解答来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重阳节的夜晚景象,通过对比现代都市与乡村生活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传统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意象,如“落帽沾衣”、“追随萸菊”、“沆瀣从空来夜气”等,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通过询问塔上的僧人来探索节日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渴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