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昨夜转洪钧,凤历今年又纪寅。
再拜与君觞寿母,更生犹我面先人。
儿孙夹侍浑忘数,梅柳前陈不记春。
从此常为汤饼主,剩看诸妇抱麒麟。

寿叔祖母

三阳昨夜转洪钧,凤历今年又纪寅。

再拜与君觞寿母,更生犹我面先人。

儿孙夹侍浑忘数,梅柳前陈不记春。

从此常为汤饼主,剩看诸妇抱麒麟。

注释:

  1. 三阳:这里指农历三月上旬,即冬至后第三个月,阳气开始回升,大地回春。
  2. 洪钧:比喻天地间万物运转的力量。
  3. 凤历:古代天文历法之一。
  4. 再拜:两次拜礼,表示敬重。
  5. 觞: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敬酒。
  6. 寿母:祝母亲长寿安康。
  7. 更生:再次出生或复生,形容生命力旺盛,如同再生一般。
  8. 儿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
  9. 夹侍:两侧陪伴,恭敬侍奉。
  10. 梅柳:指梅花和柳树,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色。
  11. 汤饼主:古代的一种宴席,以米面食品为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寿者及其家人的美好祝愿。首句“三阳昨夜转洪钧”,描绘了冬至后第三个月,阳气开始回升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希望的重生。第二句“凤历今年又纪寅”,引用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凤历”,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新。接着,诗人通过两拜向寿者敬酒,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祝福。第三句“更生犹我面先人”则巧妙地运用了“更生”一词,既表达了生命的延续,也暗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寓意深远。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转向家庭内部的和谐与欢乐。他提到“儿孙夹侍浑忘数”,形容家庭成员众多,但大家却都忘记了年龄大小,共同享受着天伦之乐。然后,诗人用“梅柳前陈不记春”来形容家中的庭院里,梅花和柳树依然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仿佛春天从未离去。这里的“前陈”指的是前面摆放,暗喻家中的景致依旧美丽如初。最后一句“从此常为汤饼主”,诗人以幽默的方式结束了祝寿词,说自己将成为这个家庭的宴席主持人,寓意自己将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无尽的关爱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真挚,情感细腻而深厚,既有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有对家庭幸福的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