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
同时半已登槐棘,卒岁才能足稻粱。
遗稿不为他日计,佳城尚及此丘藏。
岂无后作多文胜,今我怀人泪欲滂。

注释:

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

这是对薛季益尚书一生奔波的写照。遍试江淮,指他在江淮一带为官,声藉藉形容他的名声很大。久劳荆蜀,指他在荆州、四川一带为官,鬓苍苍形容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同时半已登槐棘,卒岁才能足稻粱。

意思是说在他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做官,但最终却因为年老体衰而被迫离职回家,只能勉强够吃一顿饭。

遗稿不为他日计,佳城尚及此丘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薛季益的遗稿不会被人遗忘,他的坟墓也会被后人铭记。

岂无后作多文胜,今我怀人泪欲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难道就没有后来的人能够超越他,成为文坛的佼佼者吗?现在我要思念他,眼泪就要流下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薛季益对自己的仕途生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薛季益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是对薛季益一生奔波的写照。在江淮一带为官时,他的名声很大;而在荆州、四川一带为官时,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薛季益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他的勤勉和坚韧。

接下来的两句“同时半已登槐棘,卒岁才能足稻粱”,则是对薛季益晚年生活的写照。在官场上奋斗了一生,最终却因为年老体衰而被迫离职回家,只能勉强够吃一顿饭。这句中的“才能足稻粱”形象地描绘了薛季益晚年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

最后两句“遗稿不为他日计,佳城尚及此丘藏”,则是薛季益对自己遗稿和墓地的期许。他认为薛季益的遗稿不会被人遗忘,他的坟墓也会被后人铭记。这句中的“佳城”是指美好的坟墓,“此丘藏”则是指薛季益的墓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薛季益对自己一生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薛季益的一生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