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从游两鬓霜,重来函丈各堪伤。
那知卒业今无及,极悔论心昨未尝。
相约归期须次第,独存病骨更凄凉。
他年赖有门生记,托在碑阴永不忘。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尤延之尚书的追忆,抒发了对知音难再、人生易老的感慨。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壮岁从游两鬓霜,重来函丈各堪伤。(岁月无情,转眼间我已满头白发;再次来访,看到你的衰老令人伤感)
那知卒业今无及,极悔论心昨未尝。(没想到我竟然无法完成学业,非常后悔过去没有好好地与你谈论学问)
相约归期须次第,独存病骨更凄凉。(我们约定好要依次回到各自的家乡,但我身体虚弱,更加感到凄凉)
他年赖有门生记,托在碑阴永不忘。(希望将来我的门生能够记住我,将我的教诲永远铭记于心)
注释:
- 壮岁:年轻时
- 从游:与朋友一起学习或讨论学问
- 两鬓霜:指人的头发已经变白
- 重来:再次来访
- 函丈:古代用来表示尊敬对方的敬辞
- 卒业:完成学业
- 极:非常
- 悔:后悔
- 论心:讨论学问或思想
- 次第:按顺序
- 相约归期:约定好返回的时间和顺序
- 独存:独自存在
- 病骨:形容身体虚弱的样子
- 他年:未来的时候
- 赖:希望或指望
- 门生:学生或弟子
- 碑阴:碑石的背面
- 永不忘:永远不忘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尤延之尚书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重视。诗人在年轻时与尤尚书一同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都逐渐衰老。诗人深感自己未能完成学业,对此感到非常后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借助门生之手,将自己的教诲铭记于心。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