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一字比南金,满纸书劳属意深。
太史不知收拾未,邦人父老泪渐襟。
【注】
落成:建成;奉庙:供奉神位;薄恙:微病,有病。
南金:指铜钱,比喻钱财或宝物。
太史:指史官。《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收拾:整理,收拾遗物。
邦人父老:国中老百姓。
【赏析】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李纲知潭州时,修建了岳麓书院,以供士子讲学。第二年,他病逝于长沙,时为绍兴五年(1135年)。李纲生前曾请人写《重修岳麓书院记》,但未来得及完成,他的好友刘宰便代为写了一篇,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首句“横塘一字比南金”是说,在长沙城南的横塘边,竖立起一座碑,上面用大字刻着“重修岳麓书院”六个大字。这六字碑文,就是当时湖南提举茶盐公事张栻所撰。张栻与李纲志同道合,十分推崇他,所以请李纲为他撰写碑文。李纲在《重修岳麓书院记》中写道:“余少好学,尝求天下奇书,如《史记》、《通鉴》、《汉书》等书,皆手自笔录;又好事者传写古文奇字,莫不手自抄写。”由此可见他对学术的热爱。然而,由于战乱频繁,加上自己的多病,未能及时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后人。如今,长沙城内外都成了兵荒马乱之地了,哪里还有条件来重修岳麓书院呢!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
“满纸书劳属意深”,这是诗人对张栻的感激之情。因为只有张栻这样的知己,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这不仅仅是对张栻个人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他那种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的肯定。
接下来两句,诗人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己身边那些被战火摧残的百姓们。他们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仍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虽然生活困苦,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因此,当看到这些百姓们泪流满面的情景时,诗人不禁感到一阵酸楚和无奈。
最后一句“邦人父老泪渐襟”,则是诗人对整个国家未来命运的感慨。他认为,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同时,他也相信,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和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