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
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
有人妄媒孽,一世所弃捐。
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
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吾前。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理解全诗大意,把握其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意境特点。“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词章”“嘉”,都是指文采;“行天下,嘉赖二百年”,是说文章传播于全国,流传了两百年,表达了作者对文才的赞赏和推崇。“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是说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很多成为朝廷重臣,没有人敢怀疑这是事实。“有人妄媒孽,一世所弃捐”,“媒孽”是造谣诬陷。意思是说,有人故意造谣诬陷,使那些在朝为官的人被世人所抛弃。“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护短”是说自己也喜欢这样做,不愿意揭露真相。“讳不言幽燕”,意即不愿说出自己喜欢在幽燕做官的事。“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吾前”,是说历史上有先见之明的人留下了治学的经验和教训。“覆车在前”,意即历史上有过失败教训的车在前面行驶。

【答案】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词章:文采;嘉,也是赞美的意思。行天下:流传于全国。嘉赖:指文才得到赏识。二百年:指文章流传的时间很长。

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甲科:唐代科举制度中,每年举行的考试,分上、下两等,上等称甲,下等称乙。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而中举。公卿:指高官显爵。谁,疑问代词,谁。谓:认为。

有人妄媒孽,一世所弃捐。媒孽:造谣诬陷。弃捐:抛弃丢弃。

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护短:爱自己的短处。讳:避免。幽燕:地名,今北京一带。

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前。汗简:指古代的《汉书》,因用朱书写在竹简上而得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字孟坚。汗:同“函”。

赏析:“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一句中的“嘉”和“赖”,都是称赞的意思。“词章”指的是文章的才华,“嘉赖”则是赞誉之意。这句诗通过表达对文章才能的认可与赞扬,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公卿”和“甲科”两个概念,诗人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认可和赞扬。同时,“谁敢谓不然?”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和认可程度。

“有人妄媒孽,一世所弃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人利用谣言来诽谤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无辜者,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不负责任行为的谴责。

“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这句诗则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一种态度。虽然诗人有时也会因为个人喜好而选择某种观点或做法,但他总是尽力去掩饰自己的短处,以避免被误解或批评。同时,他也尽量避免提及那些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这种谨慎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前。”最后一句诗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这里提到的“汗简”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史书《汉书》,而“覆车”则是指历史上的一些错误决策或行为。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自己的决心。他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并时刻保持警惕,就能够避免重蹈覆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