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山高兮潼水清,厥钟秀兮乡之英。之人已去兮逖听风声,我怀孔切谁仪刑。
有美张公兮开明庭,作新宫兮州之黉。著其为人兮加丹青,貌惟肖兮如生。
或桐挺而孤高,或芝荂而九茎。或兰生兮春华,或菊秀兮秋馨。
或凤跃而蛟翔,或凫将而鹤迎。使人咨嗟叹息而追惟兮,至其子孙又呜咽流涕而咿嘤。
恍若接兮謦咳之音,内怀劝惧兮若从使令。亦瞻像兮昭昭,而起福兮冥冥。
百年兮历时虽多,非张公兮谁与铭。

【译文】

潼山高峻,潼水清澄,乡中英才出众。那些贤人已去,远听风声,谁又能为我效法?

有美张公开明庭,建新宫州之黉。著其为人加丹青,貌惟肖如生。

或桐挺而孤高,或芝荂而九茎。或兰生于春华,或菊秀于秋馨。

或凤跃而蛟翔,或凫将而鹤迎。使人咨嗟叹息而追惟兮,至其子孙又呜咽流涕而咿嘤。

恍若接兮謦咳之音,内怀劝惧兮若从使令。亦瞻像兮昭昭,而起福兮冥冥。

百年兮历时虽多,非张公兮谁与铭。

【注释】

1.绵州:今四川绵阳县。乡贤堂:为纪念当地有德望的人而建造的祠堂。

2.潼山高兮潼水清:以“潼山”和“潼水”起兴,描绘绵州的地理环境。

3.厥(jué)钟秀:犹言此地出才俊。钟:珍重、重视。

4.逖(tì):远。听:听见。

5.孔切:恳切。谁仪刑:谁能效仿。仪刑:榜样、表率。

6.有美张公:赞美贤人张公。张公:即唐玄宗时宰相张九龄。

7.开明庭:开明政治的朝廷。

8.作新宫:建立新的官署。州之黉(chéng):州中的学府。黉,古代学校名,指太学。

9.著其为人:记载他的行为。著,记载。

10.加丹青:在画像上加上颜色、彩绘,使之生动逼真。

11.貌惟肖:容貌很像真人。惟肖:很像。

12.桐挺:桐木挺立。桐,一种乔木。

13.芝荂(jiū chí):灵芝,一种祥瑞的草木。荂,草名。

14.兰生春华:春天开放的兰花。

15.菊秀秋馨(xīn):秋天盛开的菊花。

16.凤跃蛟翔:凤凰飞翔和蛟龙盘旋。

17.凫将鹤迎:野鸭游弋和仙鹤相迎,形容太平景象。

18.咨嗟叹息:叹息、慨叹。

19.至其子孙:到了他们后代子孙。呜咽流涕:哭丧的声音。咿嘤(yī áo):象声词,哭声。

20.恍若接:好像听到了一样。

21.聆(líng):倾听、聆听。

22.内怀劝惧:内心充满忧虑恐惧。

23.昭昭:清楚明白。

24.冥冥:昏暗不明。

25.百年:这里用作比喻,指绵州人才辈出的时代。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绵州山川秀丽,英才辈出;三、四句赞张公开明治国,建新学宫;五、六句写张公的政绩及后人对他的怀念;七、八句写绵州人才辈出;九、十句写绵州的人才对朝廷的影响;十一、十二句写绵州的人才对朝廷的忠诚;十三、十四句写绵州人才的才能;十五、十六句写绵州人才的形象;十七、十八句写绵人对张公的怀念;十九、二十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心;二十五章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五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八十五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九九、一百、一百一、一百二句写绵州人才对朝廷的忠诚。全诗歌颂了张公的政绩,赞扬了绵绵州的人才,表达了作者对绵州人民的热爱以及对人才报功的渴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