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乞得奉祠宫,退食何妨不自公。
任使世情分冷暖,无劳品秩论穹崇。
功名至此休看镜,战伐于今喜挂弓。
梨枣具陈呼稚子,笙歌闲作乐衰翁。
芳菲莫负三春赏,聚散难逢一笑同。
小圃栽培粗伦理,频须把酒殢东风。
【赏析】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樊南生,郑州巩县(今河南巩义市西南)人。大中四年(85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等小官,与令狐楚过从甚密,结为亲友。他擅长诗歌骈文,其诗多以爱情为题材,风格绮丽,善于运用典故,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意境深广,情调感伤。他的一些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奉和宫使内翰佳什》是李商隐应制之作,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老来乞得奉祠宫,退食何妨不自公。”意思是年纪大了才能得到一个奉祠的职位,吃饭时不妨自在些,不必拘束。这里用“乞得”表示得到这个职务不容易,“退食”指进餐后休息,“不自公”指不受拘束。
颔联“任使世情分冷暖,无劳品秩论穹崇。”“任使”,任凭;“分”,分别;“冷暖”,人情冷暖,指世态炎凉;“无”即不要;“论”,衡量;“穹崇”形容地位崇高。意思是:任凭世人对我的看法如何,我都不计较,也用不着去衡量我的地位是否高贵。
颈联“功名至此休看镜,战伐于今喜挂弓。”“功名”,功业名望;“休”,不要;“看镜”指照镜子,这里用来比喻反省;“战伐”,战争。意思是:功业功名到此为止了,不要回头看了;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可以高兴地把弓箭挂在墙上。这里“看镜”“挂弓”都是比喻。
尾联“梨枣具陈呼稚子,笙歌闲作乐衰翁。”“梨枣”指梨树和枣树,这里指梨树和枣树;“稚子”,小孩子;“笙歌”指笙管乐曲和歌唱。意思是:梨树红枣都已摆出来了,让孩子们叫唤着玩耍;我悠闲自得地听着笙管乐曲和唱歌。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老了,但还可以欣赏到美好的生活乐趣。
《奉和宫使内翰佳什》这首诗写得很含蓄。诗人在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举止来表现。全诗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