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荆王废池馆,化为徐湛好亭台。
江山形胜周遭见,花木芬芳次第开。
注释:
闻道:听说。荆王:指唐明皇李隆基,他曾经在骊山修建了许多离宫别馆。废池馆:拆除旧的水池和亭台。徐湛之:南朝宋时大臣、书法家,字思玄。他的《答谢中书帖》中有“池塘生春草”的句子。好:喜欢。亭台:指园林中的楼阁、亭榭等建筑。形胜:地势优越。周遭:周围。次第:依次。开:开放,开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闻道”、“化为”起,以“江山形胜周遭见”结,用笔轻灵跳跃,一气呵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句“闻道荆王废池馆”,是说唐代明皇李隆基曾在骊山上筑建了许多离宫别馆。“闻道”一词,表明了作者的耳闻目见。
次句“化为徐湛之好亭台”,则是指这些离宫别馆被拆除改建为亭台,成为徐湛之的得意之作。这里的“化”,既指物化,又指人事的变化。
第三句“江山形胜周遭见”,是说经过改建后的骊山景色更加优美,四周的山水形胜一览无余。这句是写眼前所见,也是写心中所想,即眼前的景色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尾联“花木芬芳次第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美景。这里,“花木”,不仅指花木本身,还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如青春、爱情等。而“芬芳”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花木散发出的香气,使人陶醉其中。同时,“次第开”也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逐渐展开,给人以无限遐想。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伤之情,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