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圆时万境通,三生绮念堕真空。
如今举眼无非佛,身在光明法界中。
【注释】
一:佛门中,指观音岩寺。性圆:本性圆满。万境通:指佛法普照,一切境界都能通达明了。三生: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教用语)。绮念:杂念,非正念。堕真空:指悟入佛果,达到无我、无执的境界。举眼:睁大眼睛看。无非:无不。身在光明法界中:指修行者已经证得佛果,身处光明法界之中。
【赏析】
此为颂文,赞颂观音岩寺的功德与佛家修行之境界。全诗以颂文的形式,赞颂观音岩寺的功德和佛家修行之境界。诗人通过描绘观音岩寺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一性圆时万境通”,意为观音岩寺的一本性圆满时,万种境界都能通达明了。这里的“性”指的是佛性,即佛性圆满;“圆”是指圆满、完满;“万境”则是指世间的一切境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当观音岩寺的一本性圆满时,就能使世间的一切境界都变得圆满通达。这既赞美了观音岩寺的功德,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
诗人转向描述佛家修行之境界。“三生绮念堕真空”一句,意为过去的三世杂念都已堕入虚空,不再执着于世俗之事(三生: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绮念”指的是非正念,即世俗之人的杂念和妄念;“虚空”则是指无有形质,空无一物的状态。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三世杂念都已堕入虚空,不再执著于世俗之事。
最后一句“如今举眼无非佛”,意为如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佛。这里的“举眼”指的是放眼望去;“无非”则是没有例外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如今的众生都已经修成了佛,所以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佛。这既赞美了观音岩寺的功德,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写观音岩寺的景色和修行者的心境,展现了佛家修行的境界和观音岩寺的功德。诗人通过对观音岩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追求内心的清净和智慧,以达到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