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离离碧树闲,只疑曾是子陵滩。
槿花篱落虫声碎,芦叶汀洲雁阵寒。
江上浪平潮正熟,渡头人去月初残。
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
【注释】
过姚秋:经过姚秋。姚秋,地名,在今浙江桐乡县北。
莎草离离碧树闲,只疑曾是子陵滩。
莎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莎,通“莎”。
离离:形容茂密的样子。
碧树:绿树。
闲:悠闲自在的样子。
只疑:仿佛、好像。
曾:曾几何时。
子陵滩:即子陵泽,位于汉阳郡(治今湖北鄂州市)西郊,是西汉辞赋家扬雄隐居的地方,因他曾经在这里钓鱼而得名。
槿花篱落虫声碎,芦叶汀洲雁阵寒。
槿花:指木槿花。
篱落:竹篱。
虫声碎:形容蟋蟀的鸣声。
芦叶汀:长满芦苇的浅水滩。
雁阵寒:大雁排成的队形。雁阵,指成行的雁群。
江上浪平潮正熟,渡头人去月初残。
江上:江边。
浪平:水面波涛平静。
潮正熟:指潮水上涨到了最高点。
渡头:渡口。
残:残余。
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
夜深:深夜,指月黑之时。
蛟龙:传说东海有蛟龙居住,这里指月亮。
把钓竿:拿着鱼竿。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作于公元75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作者当时已经六十七岁高龄。诗中通过描绘晚秋时节姚秋一带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晚年归隐田园的闲适生活和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意境清远,韵味无穷。
一、开头四句,先写眼前所见之景。“莎草离离”以下几句写眼前所见之景,“只疑”以下几句写想象中的景色。“江上”四句写眼前所见之景;“夜深”四句写想象中的景色,两句相间,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二、中间八句,写诗人的所思所感。“江上”四句,写诗人所见之景。“夜深”四句,写诗人所感之情。这八句诗中,“江上”四句写景,“夜深”四句抒情,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情景交错,互相映衬,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写诗人的归隐之意。“夜深”四句写景之后,紧接写情。诗人面对皎洁的月光,想起自己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如今却归隐田园,远离尘嚣,不禁感慨万分。于是,他拿起钓竿,独自面对西风,垂钓自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