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砚毛锥未策功,又携琴剑过临邛。
荆山有玉鸣朝凤,沧海无珠走夜龙。
浦口月来僧馆榻,渡头霜落客船钟。
自君别后知音少,空忆雁山溪上松。

【注释】

  1. 铁砚(yàn):用铁制成的砚台。毛锥:毛笔,这里用来比喻才学。
  2. 策功:指建功立业。
  3. 琴剑:琴和剑,泛指文房四宝。
  4. 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山上产有宝玉。传说春秋时楚文王梦见一凤凰飞来栖息于山上,遂命人取其玉以为佩,故又名“凤皇山”。
  5. 夜龙: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形似蛟龙。
  6. 浦口:渡口。僧馆榻(tuó):僧人的住宿处。
  7. 雁山:即雁荡山,在浙江省乐清市境内。

【译文】
我那如铁般的砚台和毛笔,至今未展宏图大志。
我又携带着琴剑走过了临邛。
荆山出产的宝玉能叫朝凤鸣唱,而沧海里却没有一颗明珠能使夜龙奔跑。
月从浦口来的时候,僧馆中的榻上静悄悄;
霜从渡头落下时,客船的钟上响叮当。
自从你离开以后,知音难觅,只能空怀念雁山溪边的松树了。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与友人吴松溪相别,既感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又感伤知己难求,因此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自己未能建功立业,连自己的文房四宝也未使用;第二联写自己携琴剑去临邛;第三联写荆山产玉,却无人能识之;第四联写渡口月明之夜,僧馆中僧人已熟睡,舟上客商已过河,只有寒风和秋霜陪伴着诗人渡过江面。尾联写诗人离别之后,知音难觅,只能空怀思友之情。全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