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岫高低接太行,吴江渺漠下沧浪。
秋城霜满苇花白,夜馆月寒莎草黄。
芳苑鹿台初解佩,故宫鸾阁尚鸣珰。
五湖一叶扁舟去,十二西楼几夕阳。

诗句原文:

楚岫高低接太行,吴江渺漠下沧浪。

秋城霜满苇花白,夜馆月寒莎草黄。

芳苑鹿台初解佩,故宫鸾阁尚鸣珰。

五湖一叶扁舟去,十二西楼几夕阳。

翻译建议:
楚岫高低接太行,吴江渺漠下沧浪。
楚山的高峰与低谷接连不断,如同连接着太行山脉一般;吴江水波浩渺,仿佛一直延伸到沧浪之野。

秋城霜满苇花白,夜馆月寒莎草黄。
秋天的城墙被霜雪覆盖,芦花在月光下显得洁白无瑕;夜晚的馆舍中,蟋蟀声和落叶沙沙作响。

芳苑鹿台初解佩,故宫鸾阁尚鸣珰。
在美丽的园林中,人们解开了玉佩;而皇宫中的宫殿,仍然响着铃铛的声音。

五湖一叶扁舟去,十二西楼几夕阳。
乘着一片小船,离开了五湖之地;看着夕阳西下,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解释:

  • 楚岫:指的是楚国的山峰,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 接太行:描述楚山与太行的连绵相接。
  • 吴江渺漠:指吴地江水宽阔、深远,渺茫无边。
  • 沧浪:泛指大江或者湖泊。
  • 秋城:这里指苏州城的秋色。
  • 霜满:形容霜降后植物上覆盖的白色霜花。
  • 苇花:芦苇的花絮。
  • 鹿台: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此处借指古代的宫殿或是贵族住所。
  • 鸾阁:古代建筑,通常用于官员办公或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帝王之家。
  • 五湖:指太湖等五个相连的大湖。
  • 扁舟:小舟,这里指代船。
  • 西楼:古代楼阁的名称,常指皇家宫殿中的楼阁。
  • 夕阳:日落时分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光和历史遗迹。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又充满故事的环境之中。首句“楚岫高低接太行”,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通过“接”字的使用,表达了楚山与太行山脉的连绵起伏,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美。接下来的四句则分别描绘了秋天的霜降、夜晚的寂静、宫廷的建筑以及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每一联都细致入微地展示了江南地区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