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把握。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根据注释了解作者的情感。最后,再进行赏析,即对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城西”一句写杨梅所在之处;第二句写杨梅的品种;第三句写人们游赏杨梅的情景;第四句写杨梅的美味;第五句写杨梅的颜色;第六句写杨梅的外形;第七句写杨梅的口感;第八句写杨梅的传说。“若使汉宫知此味”一句,是说如果皇帝知道了这种味道一定会派使者来运送。

【答案】

译文:城西有杨梅树,树上挂满了熟透的红彤彤的果实,就像繁星点点。南方的客人也和我一样,看到这火红的杨

梅一定也会想起荔枝。在金谷园中游玩的人,观赏着用红色步障围成的园林美景,欣赏着仙人炼制的紫华丹。红色的果

实像猩唇一样娇艳欲滴,晶莹剔透,犹如珍珠一般。白色的果实像鹤顶一般洁白如雪,又似玛瑙一样坚硬。假如让汉宫知

道了这种美味,必定会派人把飞驿运到长安来呢!

赏析:

诗中的杨梅,以火红色的果实最为诱人,诗人把它比喻成繁星,形容其色彩之鲜艳,数量之多,形象生动。杨梅不仅

色香味俱佳,而且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晋朝人张孟常在金谷园中游玩时,看见一位仙女正在炼丹,他忍不住偷尝了几颗

仙丹,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于是便留在金谷作客。这位仙女名叫玉房,她见张孟常为人正直、善良,便赠给他一

颗仙丹。张孟常吃了这颗仙丹后,不但长生不老,而且精神焕发,容光焕发。后来张孟常被推荐为太子舍人,官至侍中

,封高阳公。这首诗就是张孟常游览金谷园,看到仙女炼丹的情景,并联想到自己当年偷食仙丹的往事,抒发了自己对

美好生活和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