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何处雁声多,西去涡心北迈河。
影逐泗滨烟月艇,阵惊亳邑水云蓑。
小王草笔终难学,苏武陵书果若何。
陲草边芦两萧索,远陪砌女作离歌。
诗句释义:
- 草 - 这里指代的是诗人自己,暗指诗人的心境或境遇。
- 长淮何处雁声多 - 描述大雁在淮河(长淮)上空飞翔的场景。
- 西去涡心北迈河 - 描述大雁向西飞向黄河中心,再向北飞越黄河。
- 影逐泗滨烟月艇 - 描述在大雁的影子下,诗人乘坐着带有烟雾和月光的小船。
- 阵惊亳邑水云蓑 - 描述大雁的飞行阵型使亳州(今安徽亳县)附近的水面和云朵都感到震惊。
- 小王草笔终难学 - 表示尽管诗人努力模仿,但仍未能达到名家的水平。
- 苏武陵书果若何 - 提问苏武的《出塞》等作品是否真的如传闻那样伟大。
- 陲草边芦两萧索 - 描述边疆的草地上和芦苇中都很萧条凄凉。
- 远陪砌女作离歌 - 描述诗人远离家乡,陪伴家人唱歌送别的情景。
译文:
淮河边上长满了草,大雁的声音此起彼伏。
向西飞翔穿过涡流中心,然后向北越过黄河。
影子跟随带着烟雾和月亮的小船,
阵势惊动了亳州的水面和云朵。
虽然努力模仿小王的书法,但终究难以学成。
询问苏武的《出塞》等作品是否真的如此伟大。
边境的草地上和芦苇中都显得十分萧条。
远处陪伴家人唱歌送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河边上的大雁、船影、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诗中的“长淮”、“涡心”、“北迈河”等词汇,形象地描述了大雁的飞行路线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中的“小王草笔终难学”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技艺水平的无奈和自嘲。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