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滁阳亭屡易,亭亡今又几经年。
峰回路转势不改,木秀阴繁直到巅。
流下山泉音若咽,烧馀寺刻块如拳。
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残烟护晓娟。
注释:
- 草:指荒草。
- 未破滁阳亭屡易:没有破败的滁阳亭多次被破坏。
- 峰回路转势不改:山峰回环曲折,但地势依然稳定不变。
- 木秀阴繁直到巅:树木高大茂密,枝叶茂盛,直至山巅。
- 流下山泉音若咽:流水声如哽咽般低弱。
- 烧馀寺刻块如拳:寺庙在火灾之后,石刻像拳头一样坚硬。
- 柴王一殿今何在:柴王府曾经是一处宫殿,现在却已经消失。
- 衰草残烟护晓娟:衰草和残余的烟雾保护着清晨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通过对滁州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首句“未破滁阳亭屡易”,表达了滁州古城亭台楼阁众多,历经风雨沧桑。次句“峰回路转势不改”,则表现了滁州的山川地势变化多端,却又始终稳固如初。第三句“木秀阴繁直到巅”描绘出滁州的林木繁盛,枝繁叶茂。第四句“流下山泉音若咽”,形象地描绘了滁州的水流潺潺,声音低沉。第五句“烧馀寺刻块如拳”,则是对滁州古寺建筑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第六句“柴王一殿今何在”,则让人不禁想起滁州的辉煌历史。最后一句“衰草残烟护晓娟”,则以衰草和残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