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吹疏疏奏竹房,乱撩松友发清狂。
云拖雨阵沿山至,岩溲泉声走涧长。
和我微吟似音律,续他高韵费思量。
谁人宅里遗簪处,碧玉横钗十二行。

《松·其二》是宋代诗人陈景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远吹疏疏奏竹房:“远吹”指远处传来的笛声,“疏疏”形容笛声悠扬而连续,如同竹屋般清新宁静。此句营造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山谷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

  2. 乱撩松友发清狂:风吹动松树,松树仿佛在与风嬉戏,表现出一种不羁的自由和狂放。这里的“发清狂”不仅形容了松树的形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3. 云拖雨阵沿山至: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雨水连绵的景象。这里的“云拖雨阵”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使画面更具生动感。随着“沿山至”,暗示了风雨之势的浩大,给人一种震撼之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的敬畏和赞叹。

  4. 岩溲泉声走涧长:描述了泉水在岩石间流动的情景,以及声音在山谷中的回荡。“岩溲”可能是指水石相撞的声音,而“泉声走涧长”则描绘了水流在山谷中的悠长回响,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听觉享受。

  5. 和我微吟似音律:诗人似乎在模仿自然之声,低声哼唱,与自然界的韵律和谐相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自然共鸣的情感体验,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和互动。

  6. 续他高韵费思量: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努力寻找合适的韵脚和词藻来匹配自然之美,这个过程既是一种艺术上的创造,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7. 谁人宅里遗簪处:通过这个疑问句,诗人似乎在探寻某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一个古代文人的居所。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地点的好奇,更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的一种追溯和想象。

  8. 碧玉横钗十二行:最后一句以“碧玉横钗十二行”作为收尾,这里的“碧玉”可能指的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象征着美丽和高贵;而“横钗十二行”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繁复华丽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松·其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哲理和艺术美,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