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泉莫太深,太深井难汲。
登山莫太高,太高顶难立。
山顶仰可观,井渊俯可挹。
那知鸿鹄飞,海杳无消息。
【注释】
①凿:挖。②汲(jí):打水。③高东溪:指陶渊明,字元亮,晋朝浔阳柴桑人,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而被罢官,归隐田园。④仰观:仰望。⑤挹(yì):舀取。⑥那知:岂料!⑦海杳:海阔天空。⑧消息:音讯、消息。
【译文】
挖掘泉水不可太深,水井挖得太深难以打水上来。攀登山峰不可太高,山顶越高越难以立足;站在山顶只能仰面远望,但井底深渊却可以用手舀取。难道能预料到鸿鹄飞向高空,大海辽阔无边却无踪迹可寻。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以“凿井”喻“为官”,以“登山”喻“从政”,意在规劝人们要像对待泉水一样,不要“太深”的“为官”,不要“太高”的“为政”,否则就会“井难汲”“顶难立”。同时诗人又以“仰观”喻“自视”,“俯挹”喻“自傲”,以“鸿鹄”、“沧海”喻“志士”,告诫人们要像“鸿鹄”那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像“沧海”那样胸怀广阔,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却富有哲理,是作者晚年归田后的绝唱,也是对后世的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