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雪奈愁何,且为湘累赋九歌。
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况复夜猿多。
风烟经眼怜新隔,魑魅窥人喜乍过。
月落横江天柱杳,云山寥寂想鸣珂。
诗句解读
1 杨花飞雪奈愁何,且为湘累赋九歌。
- “杨花飞雪”形容雪花飘落如杨花般轻盈,而“奈愁何”意味着面对这样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忧愁。这里通过对比杨花(象征轻盈美好)与飞雪(象征着纷扰的忧愁)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同时,提到“且为湘累”可能指的是作者因为某种原因需要远离家乡,去到远方(湘江一带),这增添了一层离别的哀愁。最后一句“赋九歌”可能是指创作了一首关于秋天或湘江的诗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离别的情感。
- 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况复夜猿多。
- “芳草不堪春鵙早”中的“芳草”指春天的花草,而“春鵙”则是一种鸟类,此处可能是以比喻的方式表达春天来得太快,使得一切生机迅速消逝。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接着,“荒林况复夜猿多”描绘了一个更凄凉的景象,夜晚的树林中传来更多的猿猴叫声,可能意味着环境的荒凉和孤独。
- 风烟经眼怜新隔,魑魅窥人喜乍过。
- “风烟经眼怜新隔”中的“风烟”可能指的是远行时看到的风景,但因距离而显得遥远和陌生,这种景象引起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着,“魑魅窥人喜乍过”描述的是传说中的魑魅(一种神话中的怪物)突然出现,给人们带来恐惧与好奇。这里的“喜乍过”表明了魑魅的出现虽然令人害怕,但却带来了某种未知的喜悦或挑战。
- 月落横江天柱杳,云山寥寂想鸣珂。
- “月落横江天柱杳”中的“月落”可能是指月亮在夜晚落下,而“横江”可能指的是江面被月光照亮的情景。这里的“天柱杳”可能是指天空中的某些自然现象,如星云等,它们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最后一句“云山寥寂想鸣珂”,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山水中想象着远方的友人,并希望听到他们的好消息,即他们平安无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杨花飞雪”、“荒林夜猿”、“风烟”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和未来的感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