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馀百里两山间,水驿山程总不安。
谁把千金平滑蹬,免教一叶委惊滩。
行人感叹何时已,贤守功名百世看。
次第吾闽都似掌,却嗤蜀道号泥盘。
诗句释义
1 路馀百里两山间:描述道路在两座山脉之间延伸,距离超过100里。
- 水驿山程总不安:由于山路和水上交通的不稳定,旅途总是不安稳的。
- 谁把千金平滑蹬:指谁修建了这样平坦的台阶来避免船只颠簸。
- 免教一叶委惊滩:通过这些设施避免了船在湍流中被风吹动而引起颠簸。
- 行人感叹何时已:行者因路途艰难而感叹何时才能到达终点。
- 贤守功名百世看:形容当地官员治理有方,其功绩将永载史册。
- 次第吾闽都似掌:比喻福建的道路建设像手掌一样简单易行。
- 却嗤蜀道号泥盘:反讽地称蜀道(四川)的道路比福建更差,难以行走。
译文
福建的路延伸到百里之外,穿越两座山峦,途中水路和陆路都很不安稳,让人心烦意乱。是谁修造了这样平缓的台阶来确保船只的安全呢?这让我免去了一次航行中的惊吓。
我行走在这艰难的路途上,不禁感叹何时才能结束这漫长的旅程。这里的地方官治理得当,他的功勋和名声将会被后人铭记。福建的道路建设简单易行,就像手掌一样。但我对那些崎岖不平的蜀道感到不屑,认为它还不如福建的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福建省内道路建设的诗。首句“路余百里两山间”描绘了福建山区道路的复杂与艰难。第二句“水驿山程总不安”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困难,反映了当时福建山区交通的不便。然而,第三句“谁把千金平滑蹬”,则展现了当地官员或百姓的智慧和努力,他们为了确保旅行安全,不惜花费重金修建了平滑的台阶和桥梁。这不仅体现了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福建人民在困难条件下的坚韧精神和创造力。
第四句“免教一叶委惊滩”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措施的效果,使航行变得更加平稳可靠。第五句“行人感叹何时已”表达了行者对这些改善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长途跋涉的无奈和辛酸。第六句“贤守功名百世看”则是对当地官员的赞美,他们的政绩将得到后人的铭记和赞扬。
最后一句“次第吾闽都似掌”是对福建道路建设成就的高度概括,暗示着这种简单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地方。而最后的反问“却嗤蜀道号泥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其他艰险地区道路状况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更为艰难的蜀道也不应该被视为不可逾越的挑战,从而突出了福建道路建设的成就和优势。整首诗通过对福建道路建设的描写和评价,不仅展现了当地的智慧和努力,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