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仲春将徂兮,有客踵门曰风日流丽,邀余共泛西湖之舽。
伋南去而忽西兮,昨之折槛今复饰以成杠。背苏堤万丝之绿阴兮,望一簇孤山之青橦。
层峰叠嶂巉绝露天巧,珠英琪树发越地之灵,一声何处兮钟撞。
篙师告余曰,此寿星古刹。上有奇观,开宇宙于八窗。
舍舟策杖,步步巍峨,谢屐殊劳双。回廊曲转忽轩豁,檐飞栋复,青绿交辉,心开目骇,而揖西子之湖,子胥之江。
观者杂遝,倏去倏来,余独凭栏,境与心会,便欲驭风跨蜿虹。
烟云万态,客拟状而运思,羿今老退,且逊锐逄。庄严世界,合爪赞叹,要使天下名山夸咏者,睹此奇伟而心降。
风寒下山吹欲倒,连呼春酒亟开缸。箫鼓画船徒自纷耳目,何如美成清绝按新腔。
诗成肯对俗子哦,驰介城南寄老庞。
辛亥仲春将徂兮,有客踵门曰风日流丽,邀余共泛西湖之舽。
【注释】:辛亥年春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被邀请同友人一起乘船游览西湖。
【赏析】:首句写诗人应邀而出游,表现出他的喜悦心情,也为下文游湖作了铺垫。
伋南去而忽西兮,昨之折槛今复饰以成杠。背苏堤万丝之绿阴兮,望一簇孤山之青橦。
【注释】:昨天我站在栏杆上欣赏风景,现在又用红漆装饰起来,形成一道屏障。沿着苏堤望去,绿树掩映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我站在岸边远眺一座座小山,山色青翠。
【赏析】:此句写游湖时所见之景。“昨之”二句写诗人在湖边观赏美景,“背”字写出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望”字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
层峰叠嶂巉绝露天巧,珠英琪树发越地之灵,一声何处兮钟撞。
【注释】:山峰重叠,峭壁高耸,自然景观奇特壮丽。树上结满了珍珠般的果实,是江南的珍品。钟声撞击发出的声音。
【赏析】:此句描写西湖的山水之美。前一句写自然景观的壮丽,后一句写听到的美妙声音(钟声)。“一声”二句写诗人听到钟声的感受。
篙师告余曰,此寿星古刹。上有奇观,开宇宙于八窗。
【注释】:船夫告诉我说:“这里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上面有奇特的建筑,打开了一个世界。
【赏析】:此处交代了游湖的起点,并点出了古寺的神奇之处,使读者对接下来要介绍的内容充满期待。
舍舟策杖,步步巍峨,谢屐殊劳双。回廊曲转忽轩豁,檐飞栋复,青绿交辉,心开目骇,而揖西子之湖,子胥之江。
【注释】:我脱下鞋子,拄着手杖,一步一步登上山顶,十分艰难。回廊曲折,忽然开朗,屋檐高高飞起,屋栋交错在一起,青绿色彩相映生辉。我的心被眼前美景震撼,仿佛看到了西施湖和伍子胥江的景象。
【赏析】:此处描述了登山过程及所见美景。诗人通过“步步巍峨”、“谢屐殊劳双”等词语描绘出登高的过程艰难,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与自豪。接着,诗人用“心开目骇”四字表达了他对美景的感受。最后,“而揖西子之湖,子胥之江”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西施湖和伍子胥江融入自己的诗句中,既体现了他的才华横溢,也展示了他在诗作中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观者杂遝,倏去倏来,余独凭栏,境与心会,便欲驭风跨蜿虹。
【注释】:游客们纷纷前来参观,一会儿走掉一会儿又来到我的身边。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倚靠在栏杆旁,心中所感受的风景与我眼前的景色相互交融。我想驾着风,跨越蜿蜒曲折的江河,去体验那更广阔的天地。
【赏析】:此句写诗人在湖边观赏美景时的所感所想。“观者”“倏去倏来”表现了游客多的特点以及诗人的孤独;“境与心会”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烟云万态,客拟状而运思,羿今老退,且逊锐逄。庄严世界,合爪赞叹,要使天下名山夸咏者,睹此奇伟而心降。
【注释】:烟云千变万化,客人根据它的变化来思考问题。后羿老了,不再射下了九个太阳。整个宇宙庄严而美丽,人们用双手合起来赞叹不已。我希望天下赞美名山的人都能来到这里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象。
【赏析】:此处写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思考及想象。“烟云万态”一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羿今老退”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他的豁达与乐观态度;“庄严世界”一句则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整体而言,此句展现了诗人在游湖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灵洗礼与升华。
风寒下山吹欲倒,连呼春酒亟开缸。箫鼓画船徒自纷耳目,何如美成清绝按新腔?
【注释】:寒风吹拂着山间小路,让人感觉寒冷刺骨,仿佛想要跌倒似的。我连忙呼唤春酒打开酒缸让大家喝上一杯暖身。箫鼓划过水面,船上的人们只是自顾自地欢庆而已。相比之下,《水调歌头》的美声更为清绝动人,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赏析】:此句写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应对措施和感受。“风寒下山吹欲倒”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风的凛冽与严寒;“连呼春酒亟开缸”则体现了诗人对温暖的追求与渴望;“箫鼓画船徒自纷耳目”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热闹场面的厌倦与反感;“何如美成清绝按新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乐曲的怀念以及对于创新音乐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