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
应无祖佛能超越,岂有冤亲更顺违。
历历孤明犹认影,巍巍独步尚披衣。
翻嗟会得昭灵者,也道寻师得旨归。
注释:
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
应该没有人能够超越祖师和佛陀的教导,怎么能有冤亲和是非呢?
历历孤明犹认影,巍巍独步尚披衣。
翻嗟会得昭灵者,也道寻师得旨归。
这首诗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对祖师和佛陀教诲的思考与感悟。
颂日:
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
应无祖佛能超越,岂有冤亲更顺违。
历历孤明犹认影,巍巍独步尚披衣。
翻嗟会得昭灵者,也道寻师得旨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对祖师和佛陀教诲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深入研穷祖师的教诲,发现这些教诲都是非常精细的,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和领悟。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能力超越祖师的教诲,但也不会违背祖师的教诲。因为祖师教诲中包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领悟这些教诲才能真正地得到解脱。
诗人也在思考如何对待那些有冤亲债主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敌人,而是自己的过去所造的业因所致。因此,他不应该因此而感到烦恼和仇恨,而应该去寻求佛法来帮助他们解脱痛苦。
诗人还在诗中表达了对昭灵的感激之情。他感谢昭灵给他带来了启示,让他明白了修行的道路和方法。同时他也意识到,要真正地得到师父的指点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决定继续寻找合适的师父,以便更好地学习佛法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