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袅袅上晴丝,伴阅长须送似诗。
眼著昏花予已老,句锵哀玉子能奇。
随人趋步庸非俗,取意妆梳自入时。
大手只宜台閤里,不应犹话鹿门期。

这首诗是诗人为胡运所写的,其中包含了对胡氏的赞誉和期望。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炉烟袅袅上晴丝,伴阅长须送似诗。
  • “炉烟袅袅上晴丝”描述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炉烟缓缓升起,如同细长的晴丝飘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炉烟比作晴丝,形象地描绘了炉烟的轻盈和优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伴阅长须送似诗”则是对胡氏的一种赞誉。诗人认为胡氏有着长长的胡须,如同一首优美的诗歌,能够陪伴着自己度过漫长的岁月。这里赞美了胡氏的风度和才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友谊的珍视和期待。
  1. 眼著昏花予已老,句锵哀玉子能奇。
  • “眼著昏花予已老”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衰老和无力。这里的“眼著”指的是眼睛看不清楚,而“昏花”则表示视力不佳。诗人用“予已老”来形容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态,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 “句锵哀玉子能奇”则是对胡氏的一种赞美。诗人认为胡氏的作品如同哀伤的美玉,虽然质朴无华,但却能够发出令人惊奇的声音。这里的“锵”是指声音清脆悦耳,而“奇”则表示独特和非同寻常。诗人用“子能奇”来形容胡氏的才华和技艺,表达了对胡氏的高度赞赏。
  1. 随人趋步庸非俗,取意妆梳自入时。
  • “随人趋步庸非俗”描述了诗人与周围人一起行动,却并不显得平庸或庸俗。这里的“随人”指的是跟随他人的行为举止,而“趋步”则表示跟随和前进。诗人用“庸非俗”来强调自己的行为并非随意或平庸,而是有其独特的品味和风格。
  • “取意妆梳自入时”则是对胡氏的一种赞美。诗人认为胡氏在选择服饰和妆容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气质来打扮自己,这种个性化的选择使得胡氏显得与众不同且时尚。
  1. 大手只宜台阁里,不应犹话鹿门期。
  • “大手只宜台阁里”表示胡氏的才华和能力适合在官场或宫廷中施展。这里的“大手”指的是胡氏的手笔和才能,而“台阁”则是指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或朝廷。诗人认为胡氏应该在这里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而不是像诗人一样在山林中隐居生活。
  • “不应犹话鹿门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胡氏的期望和劝说。这里的“鹿门期”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中的清高生活,诗人希望胡氏不要仅仅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而是要继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成就。同时,诗人也用自己的经历来劝导胡氏要珍惜眼前的机遇,不要轻易放弃。

这首诗通过对炉烟、长须、眼睛、诗歌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胡氏的美好形象,同时通过对其作品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胡氏的敬仰和鼓励。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